回到静云府,李正华立刻召集李正文和张萧,将圣上的决定和自己的新职位告诉了他们。
“大哥,恭喜你!这下你可真是身兼重任了!” 李正文兴奋地说,“日用品渗透的事,你放心,商号的伙计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你下令,我们就能在辽国的边境城市开设分店,扩大销售。”
张萧也笑着说:“正华兄,若是需要国子监的支持,你尽管开口,我一定帮忙。”
李正华点点头,语气严肃:“日用品渗透方面,正文你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先在边境城市站稳脚跟,再慢慢向辽国腹地扩展。同时,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不能因为销量大就偷工减料,损坏‘川河商号’的名声。”
“大哥放心,我明白!” 李正文郑重地说。
李正华又看向张萧:“张萧兄,火器研发需要大量的人才,你在国子监多留意,若是发现有精通数学、物理的学生,或者有创新思维的工匠,一定要推荐给我。军器监需要新鲜血液,才能不断改良火器,保持技术领先。”
“好!我会留意的!” 张萧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李正华开始忙碌起来。
他每天往返于军器监和日化作坊之间,一边指导工匠们改良火器 —— 将连珠炮的射程提升到五百步,研发出能在雪地使用的手榴弹;一边安排商号的伙计,在辽国的边境城市开设 “川河商号” 的分店,将香露、香皂、暖宝宝等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辽国。
同时,秦风的暗卫也开始行动,潜入辽国的各个城市,收集辽国的情报 —— 辽国的火器研发进度、百姓的反应、贵族的动向,这些情报都会及时送到李正华手中,让他能及时调整策略。
开封的武将们,虽然对圣上暂缓攻打辽国的决定有些不满,但在圣上的安抚和李正华的火器改良成果面前,也渐渐平静下来。
他们知道,只要火器不断进步,大宋的实力不断增强,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而远在辽国上京的耶律洪基,得知宋国不仅没有攻打辽国,反而扩大了日用品的供应,心里满是惊惧。
他知道宋国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到了此刻他也没有一点办法,只能继续加强戒备,催促工匠们加快火器研发的进度。
新年的喜庆氛围渐渐消散,开封城的街道上,积雪融化,露出青石板路,行人往来匆匆,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静云府内,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李正华站在庭院中,看着家人各司其职,脸上满是欣慰。
“大哥,川河老宅的地契和房契,我已经交给王永成他们了。” 李正勇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收据,“他们收到后,特意让人捎来消息,说会好好打理老宅,还说等秋收后,给咱们送些川河的新米。”
李正华接过收据,仔细看了一眼,笑着点头:“好,辛苦你了。王永成他们都是实在人,老宅交给他们,我放心。爹娘和弟妹们在静云府住得还习惯吗?”
“习惯,怎么不习惯!” 李正勇笑着说,“爹每天早上都去府外的小花园打拳,认识了不少朋友;弟妹们也都喜欢这里。”
正说着,小花蹦蹦跳跳地从书房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兴奋地喊道:“爹!先生夸我字写得好,还说我背的诗比四哥还熟练!”
李正华蹲下身,接过小花的纸,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眼中满是宠溺:“小花真棒!继续努力,以后肯定能成为才女。”
四华也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本《论语》,有些不服气地说:“爹,我只是昨天有点走神,今天肯定比小花背得好!”
李正华笑着揉了揉四华的头发:“好,爹相信你。你们的先生是开封有名的大儒,你们要好好跟先生学习,别辜负了爹的期望。”
这时,李正文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本账本,脸上满是喜色:“大哥,告诉你个好消息!咱们在辽国边境开设的‘川河商号’分店,这个月的营业额突破了五十万两银子!香露和香皂卖得最好,很多辽国百姓都专程从很远的地方来买。”
李正华接过账本,仔细翻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继续保持。不过要注意,不能让分店的伙计欺负辽国百姓,价格要公道,质量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让辽国百姓更信任咱们的商号。”
“大哥放心,我已经跟分店的伙计们交代过了,谁敢欺负百姓,我立刻把他调回开封,永不录用!” 李正文郑重地说。
正说着,大华和李秋雅也来了。大华手里拿着一张图纸,递给李正华:“爹,这是商业一体化广场的建设图纸,已经修改好了,你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广场里除了酒楼和包子铺,还会建一个大型的杂货铺,卖咱们商号的日用品,另外,还会留一块地方,建一个戏台,让百姓们闲暇时能来看戏。”
李正华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图纸上,商业一体化广场的布局清晰合理,酒楼和包子铺位于广场的中心位置,杂货铺在旁边,戏台则在广场的一角,周围还规划了绿化带和休息区。
“很好,就这样定了。” 李正华说,“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能让工匠们受伤;另外,材料要用最好的,不能偷工减料,要保证广场的质量。”
李秋雅笑着说:“大哥放心,我和大华会亲自盯着建设,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现在酒楼和包子铺的生意都很好,每天都有很多百姓来吃饭,等广场建成后,生意肯定会更好。”
二华这时也拿着一本账本走过来,递给李正华:“爹,这是上个月全家的收支明细,你看看。收入主要来自商号、酒楼、包子铺和火器研发的赏赐,支出主要用于广场建设、交予军中的分红、家人的生活开支和工匠们的工钱,总的来说,上个月净赚了八十万两银子。”
李正华接过账本,快速翻看了一遍,点点头:“很好,收支明细很清楚。二华,以后全家的财政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管理,每一笔收支都要记录清楚,不能出任何差错。”
“请爹放心,我会的!” 二华郑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