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零二分,信义威秀1号门前,两辆黑色的奔驰商务车缓缓停下,车身上还贴着浅金色的金马电影节专属车贴。
“来了来了!”——数十个举着手机的影迷立刻一拥而上。
夏沫先探出头,一头清爽的短发让他看上去有着几许意气风发,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被周围商圈的霓虹灯染成了浅金色。
上身是一套偏休闲的黑色廓形款修身西装,衬得他的身形愈发显得修长,肩线挺拔,格外惹眼。
他没有系领带,只是在米白色的衬衫领口别了一枚银色迷你胶卷造型的领针,这是影展赞助商定制的纪念品,细碎的星光在领针上晃动,倒是为他平添了几分少年气。
“哇!好帅啊。”那个穿校服的学生妹尖叫起来,“夏沫,夏沫,看这边啦!”
夏沫的颜值一直很能打,或者说他是一直从小帅到大的,其他方面你可以黑他,但在颜值这一块,真的是没得黑,只不过他并不想依靠颜值吃饭罢了。
这个学生妹显然是他的颜粉,就是冲着他的颜值来的。这位妹子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一块写着“周处超好看”的灯牌,高举在手里左右晃动,吸引着夏沫的注意力。
夏沫果然看到了,笑着冲她比了个“谢谢”的手势,让妹子兴奋得满脸通红。
就连见惯了帅哥的杨蜜,在下车时都忍不住偷瞟了他一眼。这厮的长相简直犯规:鼻梁高挺,下颌线清晰,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右侧的嘴角还有个浅浅的梨涡,对颜粉简直就是绝杀。
工作人员从威秀影城的迎宾台拿了把印着金马节logo的透明雨伞过来。从傍晚开始,台北就飘起了毛毛细雨。
夏沫接过雨伞撑开,很绅士地把伞沿向着杨蜜那边偏了不少,随后朝着人群挥手:“谢谢大家过来支持我的电影!谢谢大家!”
护栏外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连旁边奶茶店的店员都探出了脑袋查看:“是夏沫啦,等一下伊会参与映后聊天喔?”
走到通道中段的采访区,背景板贴在信义威秀的玻璃幕墙上——浅蓝的底色配上《周处除三害》的电影海报,后面还能看到影城的售票机上亮着的“金马专场”字样。
接过梳着双马尾的女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夏沫开始了他的即兴发言:“这次能来湾湾参加金马节,我很开心……影展的观众很懂电影,等下我很想听听大家对电影的看法——尤其是最后那场戏的处理。”
采访间隙,有媒体喊“几位和电影海报合张照吧”,夏沫便把站在旁边的胡戈和黄博也拉了过来,四人一起朝不同方向的镜头频频点头。
采访结束后,一直快走到信义威秀影城入口时,夏沫突然停下,回头朝着人群挥手:“映后见!”然后才消失在影城入口的暖光里。
坐进观影厅最后面的那排座位,夏沫才注意到影片的上座率似乎还不错,有八成的样子,而且后续还有观众在陆续入场。
人群中夹杂着好几位捂着口罩的大叔,看他们的年龄也不像是明星,再仔细观察,他们的手里不是抓着平板就是拿着笔记本电脑……夏沫恍然,这几位,可能就是金马奖的专业评委了吧。
或许是担心影响他人观影,这些人的座位普遍偏后,他们自然也看到了夏沫,但没有人过来打招呼,夏沫也索性假装没注意到他们。
十来分钟之后,影厅安静下来,电影正式开始。
这部电影夏沫看过的次数得有十回往上了,实在是提不起劲头再看一遍,于是,他的注意力就停留在那几位一边看片,一边在电脑上“噼里啪啦”打字的评委身上。
以夏沫的能力,要知道对方正在写些啥东西,简直易如反掌。
比如左前方那位扎着马尾的帅大叔,他的眼睛虽然盯着大银幕,但十根手指却一直跟跳舞似的在键盘上来回翻飞。
大银幕上,那位金毛小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着“桂林仔” 刺杀黑老大的传闻,陈桂林突然抬眼打断:“什么桂林仔,我陈桂林有名有姓” 时,笔记本的屏幕上很快就出现了“有名有姓,强化痴念,伏笔”这几个关键词语。
这位大叔使用的是湾湾地区流行的注音输入法,夏沫感觉就和拼音输入法差不多,甚至还要更方便一些,因为注音符号主要是看着复杂,但它却有着声调的区分。
因为时间关系,他们的记录大多是碎片化的,也就是一鳞半爪,里面甚至还出现了不少错字和漏字,但是夏沫还是能理解他们要表达的意思。
就比如右侧方几米外的一位白发老者,他也是在场的五位评委中,唯一还在使用传统纸笔记录观影笔记的。
在他翻开的牛皮厚本子上,用非常漂亮的行书正体字写着:“开场吃饭戏:市井环境,狼吞虎咽的肢体细节,唏嘘的胡碴,瘦削的身形,杀手的孤狼气质。”
这些人确实厉害,一边看电影,梳理线索,观察导演的镜头语言,抽丝剥茧地还原隐藏在镜头下的各种细节,还能一边抽空整理下自己记录零碎的观影笔记。
就比如一开始的观影记录上只有“非线性叙事”五个字,但临近结束的时候,这几个字就被完善成了“影片影像风格凌厉,大量使用手持摄影、快速剪辑与高对比色调,采用的是非线性叙事方式,穿插回忆、梦境与现实,营造出强烈的宿命感和宗教寓言色彩。”
……
不谦虚地说,《周处除三害》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好戏。节奏张弛有度,前半段铺垫人物的动机与世界观,到了中后段,动作戏密集爆发,尤其“灵修堂”那一幕高潮戏,极具视觉冲击力。
电影中手枪频繁卡壳的反套路设计尤其精妙,既能缓冲观众的情绪,又能加入信徒的不同反应,用以丰富层次。
主角从暴戾冷酷到迷茫忏悔,再到最后的平静,夏沫表现得可以说是层次分明,尤其他的眼神戏,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即便是影片中的配角,比如胡戈饰演的林禄和、黄博饰演的香港仔,还有杨蜜饰演的程小美等,也都一个个形象鲜活,个性分明,为影片增添了复杂的人性维度。
影片中大量的暴力场面并非单纯是为了炫技,而是服务于角色的心理与主题的表达——暴力既是手段,同时也是枷锁。
当影厅的灯亮起来时,全场观众全都站了起来,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夏沫一行人一边鼓掌,一边起身跟大家打招呼,在完成了几个影迷签名、合影的请求后,一行人便被主办方安排去了6号厅,准备进行例行的“映后qA”。
转场的过程中,夏沫游刃有余地应对着媒体提出的各种问题。
“夏导,为什么《周处除三害》会最终选择在高丽拍摄呢?”
“很简单啊,高丽的邪教问题触目惊心,其他地方当然也有,但都没有那么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