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攻略高句丽之战,第一点是何时出兵的问题。”
“现如今天寒地冻,大军出行多有不易。”
“而明年开春之后,我军还要继续向前攻打邺城。”
“还有草原之上,也要伺机而动剿灭鲜卑。”
“所以属下以为,我军出兵时间,至少要在四月份之后。”
吕布沉声道:“四月底之前,能否彻底拿下邺城?”
高顺抱拳道:“邺城防御,比高邑城更为严密。”
“但是城内敌军兵少,而我军合围人多势众。”
“三月初动兵到四月底,两个月的时间,足以破城!”
邺城这地方,楚曹双方都知道守不住了。
可曹军若是不守,楚军主力就要继续前压直抵黄河!
只有邺城不失,才能尽量拖延楚军渡河的时间。
所以曹军这边,不可能主动放弃!
不过好在楚军人多势众,所以高顺倒也不把邺城放在眼中!
看到吕布微微点头,徐庶笑道。
“至于出兵策略,目前一共三个方案,请主公定夺!”
“第一条,是大军直出,横扫千军!”
“辽东之地,目前还有四万余将士们镇守一方。”
“主公可以任命子义为主将,从辽东之地出兵四万人,再从冀州调动一万骑兵前去增援!”
“如此一来,杀破丸都城之后全力追击!”
“管教敌军主力尽失,再也无力影响辽东局势!”
徐庶计划1示意图
对于高句丽而言,楚军就是庞然大物!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根本没必要用些阴谋诡计。
所以徐庶第一个方案,简单直接!
吕布沉声道:“第二第三条,又当如何?”
徐庶继续道:“高句丽国都丸都城,还在襄平城以东数百里。”
“我军一路横扫,想要杀敌破军自然不难。”
“但是敌军看到我军势大,极有可能不战而逃!”
“想要彻底歼灭敌军主力,咱们就必须断其后路!”
说到这里,徐庶指着桌案上辽东地形图继续道。
“所以属下第二个方案,就是两面夹击!”
“第一路兵马,从襄平城一路往东直奔丸都城。”
“第二路兵马,从江东之地出发,跨海直奔三韩之地。”
“然后一路向北,绕到丸都城以东断其后路!”
徐庶计划2示意图
以江东水师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开春之前调兵一支去往辽东半岛南部。
到时候双管齐下,高句丽大军自然无所遁形!
吕布微微点头道:“第三条计划,又当如何?”
徐庶笑道:“第三条计划,是暗中招降扶余人。”
“然后辽东大军出襄平,直奔丸都城!”
“到时候高句丽国中震动,必然会想办法联络扶余人一起对敌。”
“等扶余人去往丸都城之后,让他们立身城外伺机而动。”
“一旦我军破城之后,再让扶余人从城外一起堵截!”
“如此一来,高句丽大军同样是腹背受敌!”
前几天商议军务的时候,赵云就建议招降扶余人。
很明显徐庶这第三个计划,把这一点给听进去了。
看到场中诸将各自沉思,吕布缓缓开口道。
“大家以为,三条计划应该如何抉择?”
高顺抱拳道:“主公,末将以为第一条计划不太适合。”
“我军发兵之目的,本就是为了绞杀敌军主力。”
“可襄平城距离丸都城,还有数百里路程。”
“一旦我军兵动,敌军必然早有防备。”
“他们真要是舍了丸都城一路往东逃窜,我军极有可能追之不及!”
“到时候大动干戈而无所斩获,岂不是白费力气?”
丸都城这地方说是国都,可真要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
高延武肯定会带兵出城,跑的比谁都快!
楚军骑兵再厉害,也没办法悄无声息越过数百里路程。
相对于第一条计划,第二第三条计划,至少能够确保敌军跑不掉。
所以高顺这边,更中意后面两个计划!
张辽抱拳道:“末将以为,第二条计划其实也不太好执行。”
“从战略层面来看,我军主力出襄平往东,再调动一路偏师从三韩之地登陆往北夹击,确实极为可行。”
“可如此一来,两面调兵声势浩大,需要动用的后勤支持也更多。”
“为了剿灭区区高句丽而牵扯太大,多少有些不值得!”
徐庶第二个计划,用来破敌是肯定没问题的。
可关键在于,这个计划需要投入太多兵力和后勤补给!
接下来渡河之战,中原大战,还有南方渡江之战都是大战!
后方储备钱粮物资越多,前方将士们打仗才能更放心!
为了剿灭高句丽就调动七八万军一起行动,确实有些投入太大!
吕布沉声道:“文和以为,该当如何?”
贾诩笑道:“三条计策之中,招降扶余人对付高句丽是为上策。”
“但是想要执行此计,就需要确保扶余人绝不背叛。”
“以子义的心思手段,未必能够策之万全。”
“而明年一旦攻下邺城之后,渡河之战一时半刻也不会直接开打。”
“所以属下以为,此番对付高句丽可用第三计。”
“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以让元直带上兴霸子龙二将,再走一趟襄平城共同出力!”
辽东那边,王烈年纪太大了,还要兼顾地方政务。
所以他不可能跟着大军出动,给太史慈出谋划策。
反倒是徐庶这边,一旦邺城得下,他在冀州就没啥活了。
至于甘宁跟赵云,他们俩毕竟去过丸都城。
对于高句丽那边情况,也更为了解。
一起出动的话,也更有把握一些。
吕布对徐庶开口道:“既如此,元直可愿去辽东走一趟?”
徐庶笑道:“主公放心,属下此去必然不辱使命!”
吕布点头道:“那就这么办,明年开春之后先打邺城。”
“一旦邺城得下,元直、兴霸、子龙,立即去往辽东郡!”
“这一回,一定要高句丽精锐尽丧!”
从双方实力上来说,其实吕布心里明白,高句丽大军多半不敢在渡河之战的时候对辽东下手。
可他们敢不敢,和能不能是两回事!
渡河之战对于楚国上下影响太大,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所以远征高句丽之战,绝对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