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郭宁面色如常:“这难道有假?”

拖雷摇了摇头,意甚不屑。

移剌待要言语,郭宁举手示意稍等:“我想听听四王子的高见。”

拖雷圆睁双目,瞪了郭宁半晌。郭宁与之对视,眼中带着胜利者特有的嘲弄和蔑视。

这反倒激起了拖雷的性子。

他又冷笑两声:“我军这次深入山东,动用了蒙古本部一万一千多人,降军七千多人。降军先行,结果在益都城外,遭你方一部约五千人击溃。我本以为,这五千人便是定海军的主力,现在看来,应是临时纠合的人马……那几名降将,如赵瑨等人,都有才能,也有报效之心。你部就算打赢一场,也是惨胜,未必有打第二场的劲头。”

其实郭仲元所部,不止是临时纠合,还有郭宁专门调拨的一部精兵为骨干。但那一场恶战下来,精兵损失极多,连资深的军官张驰也战死了。固然新兵经过锤炼,以后稍加整顿便堪大用,但当前来说,郭仲元所部确实难以再战。

这倒是实情,郭宁也不急着辩驳。

拖雷又道:“我用来攻打海仓镇营垒的,是赤驹驸马领着的四个千户,合计四千五百多人,而你放在海仓镇外营垒里的,军民合计,估计也有好几千人吧……大约是有精兵为骨干,辅之以新兵、壮丁,这才能够凭借临时修建的简陋防御设施,抵挡我军数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问道:“你那些垒墙、营地,用了多久来建?”

郭宁也不隐瞒:“五天。”

拖雷啧啧称赞:“五天,修了这么大一个营垒,有高墙,有壕沟,守得也稳固,你们汉儿确有一手。我们蒙古人不擅攻城,若多给你几天,恐怕就更难打了。不过……最终我军突入营垒,痛杀了一番。你部的折损,必然巨大。”

蒙古人不擅云云,是实话,但这是相对于野战而言。当日大金在北疆乌沙堡、浍河堡等地何尝没有险要呢?还不是一一被蒙古人拔下了。

此番蒙古军南下,一路攻克的城池不下数十座,总不见得那些城池都是纸糊的,连一个海边新建的营垒都不如。

但拖雷既然这么说来,也证明攻打营垒不易。

站在郭宁身边的汪世显身形一颤,好不容易才压住情绪。

负责据守营垒的,便是他的部下们。这一部七百余人,领着将近两千的壮丁,以绝对少数的兵力抵住了蒙古军整整两日里二三十波猛攻。如今将士们尚存的,已经不到三分之一。汪世显的得力部将温谦、陈横、余孝武等人尽数没于战场。

想到这里,汪世显两眼都红了,眼中透出的杀气简直让纳敏夫、杨万等人不寒而栗。

拖雷却不畏惧,继续侃侃而谈。

“然后是约莫千余的铁浮图骑兵,从军堡里撞出,的确杀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他想了想,继续道:“你那营垒建得甚是坚固,营门却不堵死,以至于遭我们猛攻。现在想来,这是刻意留给重骑奔驰的,是早就安排好的屠杀之路!”

这是中原人守城的常法,但拖雷大概此前没有见过,郭宁也不多谈。

拖雷盘算着道:“不过,你那铁浮图骑兵与我的四个千户对抗,折损也不会少。只那一场,我们死了一千多人,你们死了多少?两百出头总有吧?”

这一千多铁浮图骑兵,在适当的时机冲击任何一支军队,都足以打垮大军的脊骨。直到敌军彻底崩溃,己方的损失甚至都不会超过五十。

但蒙古军着实强韧耐战,铁浮图骑兵的损失也确实如拖雷所言,死者和重伤的,加起来两百出头,而且骆和尚的左膀右臂、重将裴如海战死。

“那么……”拖雷掰了掰手指头:“损失一千多精锐士卒以后,你手边能够自如指挥的,还有多少人?”

移剌楚材哈哈笑着插言道:“我家节帅抵达莱州时,麾下就有一万兵马,此后……”

拖雷摆了摆手:“我是说真正能打仗的精兵!”

他俯身向前,盯着郭宁:“这样的精兵,我大蒙古国有十万人!即使现在赤驹驸马手里,也有至少七千!你呢?你手里还有多少人?两千?三千?”

在抵达莱州的时候,定海军的总兵力是六千人。但用于真正大战的时候,郭宁对靖安民的部属们难免有些信心不足,所以只让他们负责各地的防御。集中使用的,是他自己的本部兵马,从这个角度来看,蒙古人的兵力依然占据相当的优势。

拖雷确实是聪明人,虽说在战场上受制被俘,但剖析敌我情势,所述无不中的。

“然后呢?”郭宁扬眉反问。

拖雷从郭宁的眼神里,没找到自己想见到的东西。

但这并不至于影响他的斗志。他稍稍往后仰身:“至于你们摆给纳敏夫看的那些,什么登州、宁海州、莒州的援军……全是假的。”

他冷冷地道:“大金的军队烂成什么样子,我比你们任何人都要清楚。北疆界壕长城沿线的兵马勉强还能入眼,而河北、中原各地的兵马,都像是吃草的兔子,吃屎的猪!整个山东的女真统帅完颜撒剌,现在还躲在临淄城里,一动都不敢动呢……山东六州的将帅们,谁有胆量前来支援?你当我拖雷是傻子吗?”

说到这里,拖雷挺身站起,居高临下地看着郭宁。

哪怕身为阶下之囚,他的眼里依然傲气不减,甚至还带着鄙夷和淡漠。

他看待郭宁的眼神,便如看待被蒙古人屠刀所杀的无数人。那些人都只是蝼蚁,而郭宁,也只是这些蝼蚁中比较强壮的那一个罢了。

“而你,郭节度,抓住我以后,又能做什么?”

拖雷嗤笑道:“你敢杀我么?你不敢,因为你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匹敌整个大蒙古国的力量,父汗的眼光不看到你,就是你的幸运!那么,你还能怎么办?把我送到中都?那些中都的官员们对我,会比你想象的恭敬十倍,百倍!他们……”

“好嘛,这架势,像是我打输了一样。多半是我下手轻了,他不服气。”

郭宁低声嘟囔了一句。

移剌楚材本说好了,要和郭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会儿他眼看着拖雷反客为主,连忙凑上来:“节帅?”

“看来,纳敏夫答应的那些,确实让蒙古人挺心疼的,这四王子拖雷张牙舞爪,扯了这么多,是想还价呢。”

郭宁仰起头,看看拖雷。

拖雷报之以冷笑。

下个瞬间,郭宁长身而起。

他一把掐住了拖雷的脖颈,随着手臂上的肌肉猛烈贲起,巨大的力量骤然释放。

拖雷整个人被提了起来,然后被狠狠往下一掷。

此时郭宁坐在主位,拖雷坐在左侧首位,两人之间,有一座案几。那还是郭宁特地给移剌楚材觅来的精致之物,用的木料也好。

拖雷整个人就被掷在了案几上。案几轰然爆裂,木屑横飞!

谁也想不到郭宁竟然会在这样言语争锋的场合暴起发难!谁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明摆着打算谈判取利的武人,竟会如此凶狠暴戾!

这不是在战场!这不合规矩!他不考虑后果的吗?

移剌楚材惊呼了声,双腿发软,坐倒在地。

纳敏夫红了两眼飞扑上来,半空中被郭宁一脚踢飞,摔到了墙角落里。

这一砸太过猛烈。拖雷只觉肩膀剧痛,肚腹剧痛,咽喉剧痛,痛得身体纠结如虾米一般。

他低吼了两声,待要挣扎而起,郭宁上前一步,将他再度按倒,使他的半张脸紧紧贴在粗糙的地面。

拖雷疯狂地扭动身体,以至于额头的青筋狰狞暴起,眼珠子更是沁着血,好像随时要炸开。他连连踢打郭宁,郭宁的手臂却如铜浇铁铸,全然不动!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三国:开局获得西楚霸王模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南明:重生朱由崧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寡女悍将漠唐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小子,快给爷科考去盛唐舰载特重兵趣味世界简史倾城欢都市邪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双枪皇帝大唐:兵圣驸马爷回到古代打江山三国昭烈皇帝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谍影森森离婚后,陆总只对她服软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玩转明末萌妻私房菜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唐晟春秋帝宠二嫁王妃皇上你不行:七日宠妃乱世皇孙之言旬传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全民穿越:原始时代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重生之鬼眼妖后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汉末求活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娘娘,请升级(系统)锦衣状元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骑士书屋搜藏榜: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明日传奇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重生世子平天下纵天神帝重生之大科学家八零之悍媳的甜蜜时光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千面邪妃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隋末唐初之秦琼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穿宋,造反!【变宋】穿越时空王朝命运万世之大唐大乾:帝国独裁者风雨话东周江汉儿女英雄传于是我成为了神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三国之小曹贼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晋第一才子三国之纨绔霸天下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风入邺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天朝之裂变新语新编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岳父是朱元璋公主的坏心思才下刑场,便上战场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穿越】我爹是异性王三国:汉家天下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