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英自是感受不到大福村的喜悦。
时间在她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十月。
而京城也出了一件令人振奋的好事。
娇娇终于学会了走路!
她摆脱了拐杖,一步步走上金銮殿,一向手腕强硬的明景帝也红了眼。
这意味着那些伤残的将士,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娇娇拜见皇上。”清脆稚嫩的童音,在金銮殿响起。
明景帝走下龙椅,亲自将娇娇扶起来。
他一直注意着娇娇的情况,自然知道娇娇吃了多少罪才重新学会走路。
大家都觉得张小英是异想天开。
可谁都没想到,小小的姑娘靠着毅力,真的在张小英的帮助下行走自由。
“好孩子,你是大梁最棒的姑娘。”
娇娇被明景帝这么夸,开心的同时又有些害羞。
明景帝这一刻的心情好到了顶峰。
娇娇没在金銮殿待太久,就被带了下去。
明景帝破天荒在百官面前狠狠夸奖了张小英一番。
他不仅赏了张小英,还赏了娇娇,还下旨让户部统计伤残的将士,将装假肢一事提上议程。
并由张小英和太医院一起负责。
这件事在京城传开,求见张小英的人络绎不绝。
张小英让他们领号,每天傍晚从东宫回来,再按号接诊两个。
她让裴兆麟从旁学习。
裴兆麟直接搬到了张小英那里住。
裴院判见儿子这么努力,总觉得自己要是再不思进取,医术很快就被儿子追上。
于是,他也每天到张小英家跟着学。
张小英不藏私,一边看诊一边认真教他们。
后面还让他们自己接诊,她在旁边指导。
本就是有经验的大夫,被张小英手把手的教,怎么可能学不会呢?
裴院判觉得张小英宅子太小了,建议张小英将看诊的地方改成裴家的医馆。
张小英想想这附近住的都是达官贵人,时常有外地人出入确实不太好,便应了下来。
而因为年纪大不被允许每天这样两边跑的裴老爷子也能名正言顺地学本事。
而太医院的太医们想了想,不约而同地厚着脸皮到裴家医馆。
他们本来以为张小英不会让他们接触太多,没想到,张小英连他们也一起教。
便是别的疑难杂症,他们请教张小英,张小英也为他们解惑。
这下,不止是太医院,便是文武百官也对张小英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
张小英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如果哗众取宠,又何须这样劳心劳力?
当然,也有人觉得张小英是在收买人心。
可张小英在意这些吗?
他们能学到的东西并不是她的全部。
在这样的忙碌中,经过层层选拔的第一批医学生也定了下来。
裴兆麟赫然在内。
张小英去见了他们,然后都让他们来医馆帮忙。
毕竟这批学生不多,就选出十九人。
年纪最大的是四十八岁,最小的才十六岁。
无一不是天赋异禀的佼佼者。
裴老爷子也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打破门户之见,将裴家医术传出去。
这遭到了裴氏家族激烈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