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每年流亡海外的人数大约在几百、数千人规模,近期一段时间,增加到万人左右,他们越过国境线,出逃到远东,欧洲甚至是中东各个国。
不过相比较德国和奥匈帝国,苏联的人口外流情况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当下,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出入境管理还是比较宽松的。
两国公民想要离开很简单,只要能找到落脚点即可,而苏联方面就还要考虑到是否会被边境管理部门抓住的问题了。
当然,对于苏联当前的人口外流情况,东非政府并不感兴趣,恩斯特就说道:“当下苏联的出逃人员,无非是一些异见分子,亦或者是被区别对待的群体。”
当然,恩斯特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当下苏联流亡人员,多为“劣质”资源,要么是一些手高眼低的社会评论家,学者,文化创作者,要么是一些没有技术和高学历的普通人。
恩斯特说道:“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德奥两国,尤其是德国,不过针对于德国的理工科人才,我们也要重点甄别,尤其是对‘犹…’人,查清楚他们的背景,人脉关系。”
“东非可以接受‘犹…’人里的理工科人才和科学家,但是要确保他们来东非之后不会抱团,被犹…资本集团利用。”
“当然,对于那些非‘犹…’人的德国科学家,理工科人才,可以放松限制。”
这次东非试图从德奥截胡两国人才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毕竟前世从德国逃离的那些科学家,都十分有分量,比如爱因斯坦,珀恩,薛定谔等等。
当然,眼下德国人才出逃肯定和前世有所区别,就比如薛定谔,他现在是奥匈帝国人,而不是德国人(德奥合并),而奥匈帝国现在虽然困难,这些高端人才离开国家的意愿并不强烈。
东非愿意为这些尖端领域的人才开绿灯,毕竟真让他们跑到美国,英国等国家,对于东非来说也是一种“资敌行为”,这些人哪怕在东非混吃等死,也比增强其他国家国力好。
所以,恩斯特说道:“能多骗几个就骗几个,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让这些人才轻易的流入美国等国家。”
虽然德国的科学十分强悍,但是如今东非也不差多少,东非本身有大量高端人才储备,就比如核物理研究,航空航天工程,导弹研发等等,目前核心团队就以东非本国人为主如果连这些领域的人才都没有,那东非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名号,也就太名不符实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东非才有把一些德国人才“圈养”起来的底
气。
弗里德里希将恩斯特的话一一记下,然后他问道:“父亲,如今奥匈帝国的局面,我们是否应该插手,此前鲁道夫皇帝已经向我们发出了求助信号。”
对于奥匈帝国,或者说哈布斯堡家族目前的处境,恩斯特是有些犹豫的,毕竟奥匈帝国就是一个烂摊子,虽然恩斯特希望奥匈帝国继续存在,可即便东非全力支持,也未必能够有太大作用。
恩斯特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奥匈帝国还是要救的,不过,我们也不能抱太大期望,奥匈帝国根本的问题是内部民族矛盾。”
“这就要求哈布斯堡家族有极为高超的手段,才有可能维持住他们的统治,我们可以适当在经济上再帮他们一把。给他们提供一些武器,粮食和贸易上的支持。”
奥匈帝国目前极有可能爆发内战,因此,哈布斯堡家族想继续统治帝国,就只能通过战争把其他势力镇压下去。
这就要求它的基本盘,也就是奥地利和匈牙利不出问题,匈牙利还好说,现在就怕奥地利人对哈布斯堡家族进行反对,奥地利如果崩盘,奥匈帝国基本上神仙难救。
总而言之,恩斯特对于现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处境持悲观态度。
他对弗里德里希说道:“我们也要考虑奥匈帝国解体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做好两手准备,从今天开始,加强和达尔马提亚王国的联络。”
达尔马提亚王国是东非唯一钉在地中海和欧洲的钉子,因此不容有失,如果奥匈帝国解体的话,达尔马提亚王国就成为东非在欧洲唯一能依靠的战略支点。
……
意属利比亚。
进入1933年后,意大利的贝尼托政府加强了对利比亚的控制,并且开始推动殖民定居政策,试图全面将此地本土化。
在班加西的意大利总督府里,巴多格里奥总督和其他政府人员,就在对此事进行讨论。
巴多格里奥总督面色严肃的说道:“如今国内已经传来消息,在利比亚,王国将全面对当地实施本土化,为纳入帝国版图做最后的准备。”
“王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过剩问题,耕地面积有限,粮食供应压力极大,所以,贝尼托首相嘱托,为了意大利民族的命运和发展,对利比亚区域的本土化,必须以钢铁般的强硬手段执行,拓展意大利民族的生存空间。”
“除了将利比亚打造成帝国新的粮仓以外,这里也是我们和东非未来贸易的重要通道,通过贸易方式,进一步加强帝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
自19世纪末开始,东非就一直是意大利的重要粮食供应国,只不过,此前东非对意大利粮食和农产品出口,完全依赖于苏伊士运河通道。
而苏伊士运河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所以这条通道在贝尼托看来是并不安全的。
利比亚铁路如果通车,那意大利和东非之间的贸易,就不用经过苏伊士运河,两国间可以直接进行贸易活动。
当然,相较于依靠进口来保证本土的粮食安全,贝尼托显然更倾向于自给自足。
所以,意大利政府试图对意属利比亚实施本土化策略,将这里变成帝国粮仓,缓解意大利粮食压力。
巴多格里奥总督对此做出了解释:“经过帝国农业和水利等专家的预估,如果能够在利比亚沿海地带,建设大量水利工程,提高当地土地利用效率,未来利比亚甚至足以供应一百万人的口粮。”
这是比较乐观的预期,实际上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很困难。
前世利比亚总人口大约六、七百万,粮食自给率不足百分之三十,当然,在和平时期,也就是卡扎菲时代,利比亚通过水利建设等手段,粮食自给率还是能超过百分之三十的。
但是,意大利目前掌握的利比亚部分,并不完整,仅仅是前世利比亚的东部地区,也就是昔兰尼加,当地的水源即便充分利用,能养活人口的极限也就是一百万左右。
不过,意大利没有其他选择,哪怕这片土地再烂,也总比没有好,意大利本土的人口压力实在太大,所以不得不采取措施,将利比亚开发出来。
巴多格里奥总督说道:“如今红海殖民地的总人口就突破三百万,而利比亚未来至少也要突破五十万人口。”
意大利的红海殖民地包括前世的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东部,目前人口在三百多万,这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据,因为红海殖民地的这些人口,基本上是意大利人。
也就是说仅仅几十年时间里,意大利红海殖民地的意大利人就增加到一个小国家人口规模。
同时期东非的东加里曼丹殖民地也就这个水平,这也说明了意大利在土地问题上的窘境,而且红海殖民地的移民还在继续快速增加。
不过这也很好理解,在意大利政府眼下红海殖民地就是“第二个意大利人的家园”,意大利红海殖民地的面积和意大利本土差不多大,可以说红海殖民地的存在,极大缓解了意大利人口压力。
有了这个先例,意大利对利比亚的开发也就更加上心,
试图将当地打造成为新的粮仓。
当然,在贝尼托的野望还远远不止于此,在他看来,红海殖民地和利比亚两国殖民地完全开发后,夹在中间的埃及,未来意大利也未必不能拿到手里。
这样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就能够连成一片,而埃及本身就是整个北非农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同时扼守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交通要道。
贝尼托之所以敢对埃及动心思,也不是没有底气,那就是他认为英国的衰落已经不可逆,而未来英国势力必然收缩回本土,也就是大西洋,退出地中海地区。
而在地中海范围,贝尼托自认为没有比意大利适合做区域内的霸主。
当然,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英国以外,那意大利还要解决奥匈帝国和法国这两个心腹大患。
贝尼托的终究目标是妄图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疆域,而北非是其中的关键,但是在北非地区,法国的势力过大。
尤其是西利比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这三块地区,贝尼托也十分眼馋,突尼斯和意大利的直线距离甚至只有一百多公里。
当然,这些都是贝尼托的远景规划,他现在最先要实现的还是推动意属利比亚的本土化,再以此为跳板,进行后续扩张活动。
而想要实现利比亚本土化,就还需要解决一个“小麻烦”。
关于这个“小麻烦”,巴多格里奥说道:“利比亚是意大利人的利比亚,所以当地的土着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只有将当地的反抗势力彻底消灭,我们才能吞并当地的土地,并且为意大利服务。”
这番话可谓杀气腾腾,实际上意大利对当地的灭族活动一直都在展开,在意大利之前,当地人口大约六七十万。
而到了1932年,本地人口已经下滑到仅三十多万,与之相反的则是意大利人口的快速增长,截止到目前,当地的意大利移民就超过十万人。
因此,意大利政府认为彻底消灭土着人口的时机已经成熟,即便将土着屠戮一空,也不会对当地生产造成太大影响。
所谓的“本土化”,其实就是类似美国和东非,对当地进行“腾笼换鸟”,将当地人口完全变成意大利人。
巴多格里奥总督说道:“虽然这有可能让我们背上骂名,但是为了意大利的未来,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一个彻底意大利化的利比亚,才是我们需要的,而不仅仅是一块殖民地。”
“未来意属利比亚将彻底成为王国的一个行省
??纳入帝国的治理体系,同时也是帝国在北非战略的重要支点。”
“所以,接下来各个部门,要积极配合王国军队的行动,彻底清扫当地的一切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前世意大利在利比亚也是这么干的,他们掠夺当地人的土地,然后从意大利本土移民,对当地的土地进行耕种。
只不过后来因为二战失败的原因,这种政策没有延续下去,否则的话,还真有可能将利比亚完全变成意大利的一部分。
而本时空里,意大利政府变得更加激进,前世因为意大利国力更加强大,所以他们还能盯着埃塞俄比亚,以及巴尔干等更加富饶的地区。
但是现在,埃塞俄比亚方面,因为东非的存在,阿比西尼亚帝国得以维持下去,意大利在当地的扩张行动不得不停止,而巴尔干方向,奥匈帝国阻止了其向东扩张的可能性,而且奥匈帝国还占据着其威尼斯,东伦巴第的土地。
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只能将全部精力集中到现有殖民地上,不过,这也并非没有好处,前世意大利用于埃塞俄比亚战争,亦或者巴尔干方向的资源,现在完全可以集中到红海殖民地和利比亚地区的开发上。
这使得意大利在当地的统治更加稳定,至少不需要担心当地民族的反抗问题,因为现在土地上意大利人占据绝对优势。
意属利比亚虽然意大利人口少于当地土着,可是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加上近十万本国移民,还有背靠本土的支援,想要彻底消灭当地土着人口,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