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大宋庆历十二年的新年刚过,到一月份,一轮轮新政如期而至。

朝廷通过各种方式,把政令下达。

而报纸则成为大部分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一月二十六日。

新年假期加天圣节假期加上元节假期才刚过去没多久,一连串的新政消息传出。

昨日,也就是二十五号早上朝会结束,政制院就把加盖了皇帝玉玺印,以及政制院签章的诏令,下达各处。

这样的新政自然不是说把所有内容写在一张纸里,然后发布出去就完事。

而是把对应的命令,专门下发到对应的部门。

比如说朝廷要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那么就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下发到教育部,由教育部进行实际操刀执行。

政制院则会负责监督管理,催促他们尽快把政策落实下去。

事实上这样的小改动每年都会进行,比如司法改革。

刑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时时刻刻都要打补丁,防止犯罪嫌疑人找到漏洞。

唯有今年是大规模集中变动,可以说是一轮较大的全面革新。

几乎是二十五号早上朝会结束,政令下达之后,所有的相关部门都接到了改革执行稿和意见稿。

之所以分执行稿和意见稿,是因为有些已经定下,有些还要经过部门内部讨论研究。

但消息在中午就传播了出去,到第二天早上,二十六日的时候,大宋日报就整理了各方面相关消息,刊登在了最早的报纸头条上。

外城西大街,这里是南城最繁华的街市,因为临近南熏门,连接着城外城乡结合部,每天的人流量非常大。

此时的西大街早就变了模样,虽然整体建筑因还没有拆迁的缘故,保持着之前的样子。

然而画风却是大变。

以前西大街就是普通的古代街市,两侧二三层楼房,有酒楼、店铺、居民楼,各类招牌林立,下方外面有摊贩,人潮涌动。

现在则自行车的铃铛声穿梭,黄包车呼喝着跑动。

还有一根根电线杆竖起,电线从人们的头顶穿过,路灯立在了十字街口,充满了一种古今交汇的怪异感。

这种感觉在城外还真体现不出来。

因为城外已经是高楼大厦林立,自行车穿梭其间,甚至还有火车站、电报站、报刊亭等等。

街道也非常宽阔,马路整齐,为以后预留出了公交车道、汽车道路,与内城的街市仿佛是两个世界,有点像后世民国的上海。

而由于城里建筑物太狭窄,道路逼仄,很多设施跟不上,加上建筑物过于古香古色,反而更像是后世千禧年后,某个极为偏远的古镇古村或者横店宋朝影视城。

西大街最出名的就是茶摊遍地,由西向东横穿了整个汴梁,在南熏门里大街与西大街的十字口处,靠近蔡河龙津桥一带,更是绿茵遮天,参天大树下,遍地都是茶摊。

“诶,听说了吗?”

“怎么了?”

清早几个老茶客就坐在那聊了起来。

“朝廷昨天又有新政令了?”

“是吗?”

“那是,听说变动很大。”

“都有什么?”

“官场上,民间里,林林总总,都有。”

“那总该有个说头吧。”

“额我也就只知道我从兄那边说是要建新大学,你也知道我兄长在教育部公干。”

“就这点东西?不是说变动很大吗?”

“这不才出来嘛,我也只是听我兄弟提了一嘴,反正这次涉及得很广。”

“你就净骗我玩吧。”

早上人不少。

汴梁人喜欢喝早茶,真正意义上的早茶。

早上来一杯茶,再吃个早餐,然后该上班上班,该出工出工。

相比于不关心时政的百姓,汴梁人因为报纸的存在,或多或少就必须了解一些。

所以昨天各类政令下达之后,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就早早地过来当谈资。

但可惜的是因为这次新政涉及的方面实在是太多,相关部门也只知道自己部门内部改动,根本不知道其它部门情况。

因而大家也就都是一知半解。

就在茶摊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时候,随着“叮铃铃”的声音响起来,很多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

那并不是自行车铃铛声音,而是报童铃铛声音,他们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摇动手里的小叮当,吸引路人关注。

等大家都看过来后,他们才喊道:“卖报卖报,大宋日报,特大新闻,政制院昨日一次性下达一百三十九项改动,包含三十多个部门,涉及各个方面!”

“哟,还真有大变动了。”

“快买来瞧瞧。”

“来,给我一份。”

“我也要一份。”

当即茶客们纷纷要起了报纸。

虽说现在汴梁人口剧增,但实际上汴梁日报的销量增长速度却日益艰难。

原因在于外来人口大量都是务工人员,只有极少数是来汴梁的商人,缺乏大规模扫盲运动的情况下,识字的人就这么些。

也就是不管你汴梁人口是一百万还是三百万,实际上报纸受众却没有增加多少,市场没有太大变化。

可十多年下来,汴梁的公营和私营报社却如雨后春笋一样爆发性增长。

如果不是大宋日报最早为汴梁旬报,十天一期抢先占据了市场,并且迅速向周围县扩张,恐怕早就被卷得销量大跌了。

毕竟大宋日报官营的色彩导致政治氛围太隆重,话题自然也就是过于庄重,多是官腔报道。

而私营报纸就不一样了,为了抢占头条,各种花边新闻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小报记者爬那些达官贵人的墙头,前段时间吏部尚书陈执中因为鞭打家中女仆迎儿被报道出来,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陈执中勃然大怒想要用权势把事情压下去,并且治那个小报报社的罪。

可御史台和谏台立即穷追猛打,对他发起调查。

结果御史台确定女仆迎儿的确遭到了陈执中的殴打,弹劾到了政制院,被政制院下令免职。

这件事情就让那些小报社一举成名。

特别是在大宋这样民间娱乐风气比较重的时代,达官贵人的花边新闻最受民间欢迎,导致大宋日报的市场份额一再下降。

现在这次新政,也算是给大宋日报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全汴梁的百姓都想知道朝廷又有什么新变化。

“改革春风不能停,只有时时刻刻保持变化,大宋才能时时刻刻保持健康活力与发展。”

“知院这是在定调子呢,看来这次革新的力度确实很大啊。”

几名率先买了报纸的茶客拿到报纸后,率先看到的头版版面第一页,就是赵骏写的文章。

在以前赵骏也常常拿大宋日报作为舆论宣传的高地,在范仲淹几次推行新政,甚至在夏竦去江南屠杀地主的时候,都写文章阐述。

内容就是告诉大家朝廷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对朝廷和黎民百姓又有什么好处等等。

通过这样简单易懂的道路,明明白白告诉大家,以此换取百姓的支持,换取在舆论场上的胜利,从而为改革者站台和背书。

“增加官员任期?这些当官的就舒服了,以前只做三年,现在能做五年,甚至还能多做一届呢。”

“诶,早知道当初读书考进士去了,还经什么商,还是当官的好。”

“呵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伯考当年不是拿鞭子抽着你让你读书,结果你就是读不出来。”

“都是几十年的朋友,别揭短啊。”

几个五十来岁的老茶客互相打趣,现在汴梁也就只有他们这样有钱又闲的人才明天关心时政。

“这不是对咱们也有好消息吗?允许地方上政策自主,可以给予一定税务优待,以此吸引外地投资,加强本地经济交融。”

“哟,好事啊。朝廷开放各地矿产,如果某地发现矿产,当地官府可以举行扑卖,价高者得其中部分作价股。”

“那岂不是说咱们这些商人,也可以购置矿山,自行开矿了?这可是个好买卖,现在能赚大钱呢。”

“还有这里,改变征兵方式,由强征制度,改成募兵制度,不再允许罪犯、泼皮、有前科者进入军队,并且拟开设军校,拟增加军衔,推广基层军队识字教育。”

“募兵制?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以后谁还当兵啊?”

“我看朝廷这是要对军队再次进行改变,这步棋下得不好,军队那是什么地方?龙潭虎穴啊,谁想去啊,何况那些当兵的以前”

“算了,看下一条吧。”

很多人看报纸上见到军事上的改变,都摇摇头觉得朝廷下了一步臭棋。

宋朝百姓歧视军人已经到了骨子里,政制院想提高军人地位,加强军队素质教育这个想法百姓可能不懂,但即便懂了,他们也不会认为是个什么好主意。

五代十国的后遗症实在是太大,大到世人根本不想当兵,免得被人唾弃一声“贼配军”,因而大多数人都觉得只是无稽之谈而已。

唯有少数人注意到了“军校”“军衔”之类的关键词,在考虑或许军队以后也是除读书以外的重要上升通道。

“这又有好东西啊。”

“什么?”

“老李,刚才你不是说后悔没考上进士吗?你儿子也没那能耐,我觉得伱孙子可以了。”

“怎么个意思?”

“看这里,报纸上说朝廷又要开设很多大学,一旦毕业之后,选择报考,朝廷甚至择优录取,可以授予同进士出身,如果成绩优异通过特科,直接授予第三甲进士出身。”

“授予进士出身?真的假的,你确定没看错?不是赐同进士出身?”

“真的你自己看。”

“皇天在上,这可是进士出身,不是以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明于教化、茂明于体、详明吏理、识洞韬略、军谋宏远等特科。”

众人为这次朝廷的改动震惊不已。

这就意味着以后进士科就不再是唯一,而是有其它方法可以成为进士。

要知道在古代,虽然有其它科目,甚至在唐代科举面向整个社会,科目多达一百多个,但含金量最高的始终是进士科。

其余科往往都是给个八九品小官,上限能做到从五品知州就已经是极限,几乎不可能成为高级大员。

而这次朝廷又开设不少大学,优秀者授予进士。

虽然只是第三甲进士,不是一甲进士及第文林郎,也不是二甲进士及第从事郎,可也比四甲同进士和五甲赐同进士强太多。

至少在做官的上限上,进士出身已经能够成为高级大员,甚至运气好一点,如果才干确实超群,受到大佬的赏识,未来也不乏能执掌一级部门乃至进政制院。

所以这次改动显然是对于那些每年只能挤几十个,最多百来个进士名额的广大学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即便这方面的名额肯定同样不会太多,但也比科举这数十万人内卷强。

事实上这一次赵骏的大改很多都是颠覆性的,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这样的措施,比如官场、经济、军事、农业、教育、商业、工业、司法等等,改革措施有139项。

这还只是第一批次,因为有些改革适合眼下放出来,有些则需要进行试点看效果,不能说一拍脑袋觉得行就马上变,还需要时间进行验证。

因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赵骏估计在未来三年之内,朝廷将会进行多达300余项改革,涉及的部门达40多个。

而大宋目前一二三级部门机构为52个。

也就是说,大宋现有的大部分部门基本上都要进行变动,涵盖得非常广。

没办法。

后世我国部级单位是26个。

但很多特殊部门不归属于其中,所以部级机构看起来少。

可在大宋几乎所有部门都归政制院直属管辖,并且一级重要职权单位实际才16个。

其余部门像自然资源部、交通部、进奏院、统计部、交子部、地质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卫生部等属于二级机构。

之后又有政制院直属下辖的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流内铨、三班院、审官院、品院、火器局,创造局、制敕局、起居局、礼仪局等二十多个三级部门。

这还是三省、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司农寺、太府寺、国信所、礼宾院、同文馆、都亭西驿、怀远驿等部门被裁撤或者合并。

否则直属于政制院的部门将更多。

不过机构虽然臃肿,却也在政制院的三层管理下井井有条,而在这次的改动当中,也对下属很多用处不大的部门再次裁撤与合并。

因此未来政制院将向着精简与效率方向继续靠拢。

而此次改革的主要重心就放在那些实权的一级单位身上,除此之外还有对民间风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的变动。

比如朝廷在去年举行了佛道交流大会,并且任命了佛教协会与道教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理事等等。

积极推广佛教和道教,反对地方邪教与不良民俗,坚决打击各种非正统宗教活动之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往的改动都只是政策上影响大家的生活。

这次则是实实在在朝廷在干预百姓的很多东西,包括信仰、观念、思想等等。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