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云朝使节,奉我朝皇帝之命,向大唐储君进献贺礼。”
“铜山,一座,山脉占地,四十余里。”
嘶!
仅仅这一句话,整个大殿倒抽凉气。
随即,各方势力都在心中骂了起来,如果这些人懂得后世国骂,恐怕瞬间怒骂一句懆你妈。
太不要脸了啊!
南云仗着财大气粗欺负人啊。
第一个抢先送礼也就罢了,关键是把后面送礼的路堵死,开口就给一座铜山,而且山脉长达四十余里。
懆他姥姥的,这还怎么比?
古代缺铜,铜就是钱,一座巨大的铜山,挖出来的铜矿全是财富。
这他妈的和送钱没有两样!
各方势力正在暗暗怒骂着,猛听南云使节再一次开口,很显然,还没完。
这个该死的南云,舔着脸抱大唐的大腿啊?
语不惊人死不休,绝对还有重礼往上送。
果然!
只听云朝礼部尚书慢悠悠再次道:“第二礼,丝织熟手少女共计五百人,擅长织造宫锦绸缎,年龄皆不超过十五岁。”
“此五百少女,可助丝织产业,献礼于大唐储君,以为两国世代通好。”
“此五百少女,皆尚未婚配,因此献礼之后可在大唐落户,我朝使团已然将礼单之中列入五百少女户籍。”
卧槽!
整座大殿所有人,都感觉脑子又是一懵。
五百个已经练熟手的丝织少女啊!
“南云这是疯了吗?”
“这礼物岂不是帮助大唐发展丝织产业?”
各方势力全都迷惑,一边在心里暗骂一边怀疑,莫非,南云这是打算并入大唐不成?
唯有杨一笑拥有后世思维,他瞬间就洞穿江南门阀的意图。
呵呵,阳谋!
杨一笑一眼就看穿这是阳谋!
送上五百个擅长丝织的少女,这对于江南门阀而言并没有损失,大唐如果对这些少女舍弃不用,那么就等于放弃了一份赚钱产业。
而如果大唐不愿意放弃这份产业,那么发展起来必然要受制于江南。
原因很简单,丝织需要生产原材料,如果缺乏织造所需的生丝,光有少女是织造不出绸缎的。
偏偏大唐占据的是中原北部,历朝历代以来种植桑树的情况很少,养蚕需要桑叶,大唐缺乏桑树。
故而如果大唐发展这个产业,丝织原材料要向江南购买。
对于这一点,杨一笑心知肚明……
但是,他知道江南门阀的阳谋会落空,北方并非不适合种植桑树,仅仅是因为历朝历代的惯例而已,后世大江以北的庞大地域,种植桑树同样可以大肆养蚕。
只要杨一笑拨款扶持,用几年时间鼓励百姓,那么,桑树很快就能满足养蚕所需。
而这五百织造少女收下之后,可以预先成立一个织造办,然后大唐以此为根基,用几年时间大量培养农家女子学会织造绸缎。
到时候,产业瞬间就能振兴起来。
杨一笑性子沉稳,做事不会急于一刻,他有足够的耐心,慢慢为大唐培养丝织体系。
三年之内,种植桑树,五年左右,开始大肆养蚕……
到时候,根本不需要向江南购买生丝。
阳谋?呵呵!江南门阀这个打算,在杨一笑看来注定落空。
……
只不过,该谢必须得谢,毕竟人家送上厚礼,高达五百个丝织少女啊。
这种少女是花钱买不到的,全都被江南门阀掌控在手里。
门阀是一般大量购买幼年女童,然后从小开始抚养和训练丝织,砸进去的钱财可不是小数,所以每一个丝织少女都很值钱。
如果是购买五百个普通丫鬟,那么加起来也花不了几个钱,可如果购买丝织少女,不光花费巨大而且有钱不一定买到。
“朕,很欣慰……”
“云帝如此厚礼,储君当予答谢。”
名义上说是云帝送的,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江南门阀出资,因此杨一笑目光看向小虎头,声音肃然道:“储君,还不向南云使节致谢。朕教导过你,得人恩惠千年记。”
小虎头脆声答应,径直走向云朝官员,语气甜甜道:“多谢南云厚礼。”
南云礼部尚书连忙道:“不谢,不用谢,哈哈哈哈,大唐储君可否知道这礼物是谁送的吗?”
显然是想把好处卖在明面上。
小虎头虽然不是绝顶聪慧,但是自幼就被徽宗老爷子教导,再加上刘伯瘟等人的熏陶,因此岂能听不出南云尚书的意思。
他再次用甜甜的语气道:“晚辈心里明白,这是王氏的礼物,江南王氏,丝织传家,除了王氏没人能有这么多大的手笔,一次就赠送五百个丝织少女。”
南云尚书满脸含笑,频频点头道:“不错不错,大唐储君果然聪慧,哈哈哈哈,这正是我王氏的一番心意。”
他卖好卖在了明面,别的门阀顿时心中不爽了。
只听使团之中有数人齐齐冷哼,纷纷不悦开口道:“王尚书你担任礼部之位,因此由你负责念诵礼单,做人不要太独,只顾着夸耀自家。”
“哼哼!”
“吾等之家所送之礼,物难道比你王氏小吗?”
这番指责让王尚书瞬间意识到犯了众怒。
于是他连忙开口解释,对小虎头满脸含笑道:“大唐储君,方才是外臣没有说清楚,你听好了啊,那座铜山是周家送的。”
这家伙既然打算帮其他门阀也卖好,因此同样也细心的解释起来,继续道:“江南周家,那是萤勾公主的外翁家族,他们和大唐算是姻亲,故而礼物送的最为厚重。”
“储君,你知道一座铜山的价值吧?”
小虎头又是甜甜开口,道:“晚辈明白,一座铜山的价值无可估量,尤其是山脉长达四十余里,采铜之数必然是个惊人数字。”
“虽然我还年幼,但我知道铜就是钱。”
“因此,晚辈再次致谢……”
小虎头说着,拱手想要行礼。
然而南云礼部尚书却瞬间闪开,笑呵呵的指着南云使节团里的某个老家伙,道:“储君,他才是周家之人,萤勾公主的亲舅舅,你应该喊他一声舅爷爷。”
“只不过,眼下是大朝会,储君身份高贵,吾等反而是臣子,虽然是外臣,但也当不起你一句恭称。”
“你直接称呼他官职吧……”
小虎头略显迟疑,生怕自己会失礼,于是扭头看向龙椅上的杨一笑,结果却没有收到杨一笑的任何暗示。
于是小虎头急忙转动目光,看向了负责主持朝堂礼仪的刘伯瘟。
杨一笑没给暗示,是因为他不认识周家的人,但老刘不一样,老刘执掌天子卫。
其实老刘也不认识周家之人,可老刘对周家之人担任的职务熟悉,尤其是此次南云使团之人,每一个的情况都在老刘心里。
当小虎头看向他时,老刘瞬间就给出答案,温声道:“储君,那是南云工部侍郎,你在大朝会之上的身份尊贵,确实不能用姻亲之间的称呼,因此,你可以称呼他为周侍郎。”
小虎头得了教导,立马转头行礼致谢,甜甜道:“谢谢周侍郎,赠我一座山。哦不对,是一座铜山。”
人群中的周侍郎顿时满脸喜色,笑道:“铜山也是山,储君没说错,哈哈哈哈,我周家这份礼物还算可以吧?”
小虎头郑重点头。
周侍郎立马又道:“既然储君满意,我周家算是放心了,此后如果可以的话,还请储君多多照顾,尤其是萤勾公主,她属于远嫁之人,在大唐这边孤苦伶仃,尚望储君有所庇护。”
明明赵萤勾是杨一笑的妃子,偏偏周侍郎却请小虎头庇护,这说法其实并不有误,反而很贴合古代的情况。
家中嫡长子,权力大的很。
如果是民间之家,嫡长子甚至能决定父亲妾侍的去留,皇族储君的权力更大,因为储君是将来的帝王。
因此,周侍郎这番请求并没有错。
只不过他虽然言辞恳切,但是小虎头毕竟被徽宗老爷子常年教导,故而只是甜甜一笑,根本不接这个话茬。
小虎头甚至反过来将了一军!
“我父皇春秋鼎盛,和姨娘们情意深厚,我母后雍容大度,后宅亲如姐妹。即便萤勾姨娘远嫁而来,但在大唐绝不会孤苦伶仃。”
“所以,用不着晚辈照顾……”
“况且,我还小,需要的是萤勾姨娘疼爱宠溺,小孩子哪能反过来照顾长辈嘛。”
“周侍郎,您说是不是?”
周侍郎怔了一怔,目光明显有着惊奇,足足良久之后,方才感慨出声,道:“储君此言有理,是外臣犯糊涂了。”
小虎头再次甜甜开口,道:“谢您周氏一座铜山。”
周侍郎拱手行礼,用的是外臣之礼,随即退回人群,笑呵呵的满脸欣慰。
经此一幕之后,其他门阀更加不乐意,纷纷用目光催促起来,让王尚书赶紧介绍他们。
于是,整座朝堂大殿响彻南云礼部尚书的声音……
这家伙念诵的是一份厚的吓人的礼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