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咕咚,理藩院左侍郎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居然当殿晕倒了。

乾隆投去一个厌恶的眼神:

“来人。”

一大群侍卫手按刀柄冲进太和殿。

“按名单,抓人!”

这些从京郊换防而来的亲军营侍卫早有准备。

半个时辰前,他们得到了煌煌圣谕,震惊之余,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抓捕名单如下:

理藩院尚书、左右侍郎、柔远徕远两司郎中、通译。

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九门提督、顺天府尹。

还有军机处6名满汉章京

太和殿内,热闹好似菜市场。

这些堂官、京堂逐个被陌生面孔的侍卫打掉顶戴,扒掉官袍。一时间喊冤之声不绝于耳。

委屈,太委屈了

……

饶是老家伙于敏中见惯了大风大浪,也被今日之诡谲疯狂吓的肝颤,极为忐忑,害怕被乾隆追究责任。

“朕躺在病榻上想了很久。你们一个个身居高位,拿着不菲的俸禄,更有底下人数不清的孝敬。可没想到你们已经丧心病狂到这个程度,朕是你们的仇人吗非得幸灾乐祸看着朕出丑吗朕要是砍了这太和殿内的所有人,也许有冤枉的。若是隔一个砍一个,那必定有漏网的。”

“津门知府、津门总兵也一体捉拿。对了,数年前护送赛里斯使团南下大运河的礼部官员,也抓起来,抄家。”

乾隆的咆哮响彻大殿。

秦驷心中哀叹,主子是真的被伤到了,被伤的太狠了。

也难怪,少年登基,英明神武了一辈子,到头来被底下人忽悠的团团转,老脸丢的一干二净。

“于敏中!”

“臣在。”

“朕要罚你,军机大臣别做了,暂且在军机上行走吧。再兼起礼部的一摊子差事。”

“臣领命。”

“和珅。”

“臣在。”

“你是唯一一个提醒朕的,就罚俸1年吧。”

“奴才誓死效忠皇上。”

……

这一瞬间,

和珅心里陡然想起了刘墉。心中一阵郁闷,妈的,让你躲过了一劫。

六部尚书倒了4个。

仅有兼户部尚书的和珅、兼吏部尚书的阿桂幸免于难。

还有在淮安当钦差巡查的刑部侍郎郑谨生,以及在旅顺督造海船的一位工部侍郎。

刑部大狱人满为患。

狱卒们欢喜又紧张,这可真是流浪狗掉入了肉联厂,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一会打千,一会引路,谦卑又热情,丝毫不敢摆架子。忙活了大半天,才按照官阶高低把各位大人的食宿安排好了。

虽然现在都是戴罪白衣,可依旧要讲究尊卑座次。

尚书们,要住单间。

稻草要新,阳光要足,墙壁要粉刷,书案桌椅油灯一应齐全。

侍郎们,就2人一间。

除了阳光少点,光线差点,其他一样。

逐层往下,待遇递减。

……

每天,

狱卒们都得先打千,后微笑服务。

“大人,您该用餐了。”

心情灰暗的堂官们,自然懒得多说话,只是一点头。

于是,

富顺斋的酱牛肉、同益轩的羊肉、瑞宾楼的褡裢火烧、廊坊二条的陈记卤煮小肠、丰泽园的银丝卷、东来顺的奶油炸糕、合义斋饭馆的炸灌肠

纷纷摆上书案。

小半个时辰后,再来收走。

堂官们肯定没胃口,吃不了几口。

刑部大狱上下全部跟着沾光。

大家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这账单,自然是各位大人的家眷来付。

……

门口,特意打扫出了一间屋子。

2位比较面善、比较世故的书吏坐镇接待各位大人的亲眷、门生故吏。

点头哈腰地接下他们送来的银子、衣物,再三保证,大人在里面的生活不会有一丝怠慢。

一句话,狱卒们会比伺候亲爹还要上心。

刑部甚至成立了4个人、4个骡马、4辆大车组成的“采买专班队伍”,可着四九城什么好吃买什么。

得让大人们知道,全京城最好的饭庄,在刑部大狱。

主管官监的一位刑部郎中,已经放下话了:

“甭管大人们以后是上菜市口还是伊犁吃沙子、宁古塔堆雪人,所有人都不能有一丝怠慢。谁要是敢摆狱卒的臭架子找存在感,他就灭了谁。”

……

“狱卒,过来。”

“章京爷,您有什么吩咐”

“要喝酒,要吃羊肉。快去”

狱卒陪着笑,小心的提醒道:

“爷,您的家眷一直没来。”

“我的家眷都不在京城,自然是没银子的。但是,我就是吃!”

狱卒点点头,去询问当班的牢头。

牢头很淡定,挥挥手:

“满足他!”

“我就想不通,他凭什么这么穷横”

牢头笑笑:

“雍正爷那会,咱这也进来了一位犯官,工部郎中李恭直。看守大狱的前辈们因为他家里没送银子,态度就过分了点。后来唉!”

“后来怎么了”

“后来这位爷出去了,向皇上申请做了刑部主管大狱的郎中,他每天早早的到衙门当值,第一件事就是找全体狱卒的茬。左脚先进屋,挨30杖,右脚先进屋,挨50杖,迟到的就别提了,当场就打死。好多前辈早上竖着进来,中午就盖着白布被拉出去了唉。”

牢头颇为感慨,手往里一指:

“你敢保证,这里面没有第二个李恭直一日为官,终生是官。摘了顶戴,人家还是官。忍忍吧,都是爷,咱是孙子!”

……

苏州府,

李郁在数百卫队的护卫下,出城巡视东面宫殿的进展。

胡雪余太忙,所以日常细务是无心经办的,只能委托给了一位蒯姓子弟和一位江西挖来的雷姓匠人。

“样式雷”,是有清一代匠人的巅峰。

这个起源于江西永修的家族,连续6代人执紫禁城造办处。经手的建筑有两宫、三海、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两陵(东西陵)。

撑起了清朝皇家建筑史的一半江山。

这位雷姓子弟只是这个家族的旁支血脉,曾在圆明园工地待过一年。

后来不知什么情况,又回乡了。

李郁只是瞅了一眼此人,就猜到了几分。

技术大约是有的,野心也是不小的。但无妨,还有蒯氏子弟监督呢。

……

“陛下请看。从苏州府城相门出发,修筑了一条4丈宽的水泥道路延伸到此。另在原有河流的基础上,规划了一条航道,可直通府城。”

“嗯,修路很有必要。”

李郁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问道:

“目前到了哪一步”

“整体垫高地基半丈,地基需牢固,因而夯实是个大工程。”

“寡人给你一道手令,将太湖马场的骑兵和步兵士官学校的队列训练移至此处。人踩马踏,尽快把地基夯实。”

“陛下思虑周全。”

胡雪余一挥手,不远处垂手等待的两名具体经办人立马凑了过来。

“雷家望、蒯林拜见陛下。”

“起来吧,工程可有问题”

雷家望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立马拱手道:

“小人粗通玻璃制造,可用于宫殿窗子。”

“哦”李郁颇为诧异,严肃的问道,“伱在哪儿学的”

“圆明园造办处。”

“按理说,这是秘不外传的技术,你怎么会掌握呢”

“小人偷师了。样式房档案里,有高价聘请的威尼斯玻璃师傅烧制御用玻璃流程的工作手册,平日里档案房看管松懈,所以小人就本着一颗好学的心,偷师不算偷。巧了,陛下治下的湖州府正好有优质石英砂矿。”

……

蒯林震惊,心想以后得防着点这家伙。

胡雪余也颇为诧异,心想难怪一召你就颠颠地来了,原来是早就想进步啊。搞不好以后江西永修的样式雷家族,南北齐开花。

李郁严肃道:

“成立玻璃制造厂,你来负责。”

“谢陛下。”

“吴国新宫殿的风格,你怎么看”

“小人觉得会异常的磅礴大气,取材成本低,建筑周期短,省略那些繁复雕刻环节,火灾隐患也会大大降低。水泥、钢筋、和黏土烧结砖都可以就近供应。中轴线清晰,正门外18根浮雕水泥柱子简洁而巍峨。如果能配备巨大的玻璃窗,风格上再稍微增加一些中式园林元素,就完美了。”

“嗯,好。”

听了这家伙的话,李郁很满意。

他基本可以确定,这家伙真的懂自己想要什么!

这座宫殿就是雷家望能否晋身的关键。所以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

中午,

工业大臣杜仁、冶金署长陈庄杰、军工署长张承业、训练署长赵二虎以及马钢相关人员,参会。

李郁端坐在长条桌前,

先询问陈庄杰:

“炼钢工艺,流水线化、精确化推行的如何了”

“回陛下。马钢秉承指示,将全链条分成了15道工序,每道由一组固定的技术工操作,同时备份一组替补,一组学徒。时间、用料均已精确到毫厘,杜绝经验主义。”

“产量呢”

“日产量大约毛铁30万斤。”

“寡人希望,在年底之前达到50万斤。有问题吗”

“只要学徒培养跟上,问题不大。露天铁矿简直太完美了,开采班组可以5班倒。”

“寡人再给马钢一个建议,把露天铁矿到冶铁区之间铺设轨道,以小车运输。磨刀不误砍柴工,剩下俘虏人力用于挖矿。”

“是。”

李郁看着在沉思的张承业,笑道:

“你呢”

众人哄笑,望着脸盘稚嫩,但手掌粗糙、胳膊粗壮的小张。

……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

“说!”

“军工署麾下的工厂越来越多,链条越来越长,开始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尺寸误差。同一工厂生产的燧发枪,八成零件是可以互换的。但若是不同工厂,则只有三成可以互换。这个问题不止是燧发枪有,炮车、马车、各种军用品普遍存在。”

众人纷纷点头,都有感触。

赵二虎突然笑了:

“臣见识过,训练署的枪磨损很大,维修换零件时就要靠运气。”

李郁靠着椅背,

感慨道:

“寡人忙于征战,竟然忘了这个大事。2000年前,秦始皇就知道度量衡要统一,到了今天还是没做到。”

“从今天开始各衙署开始推行标准化。”

众人也是感慨万千,秦始皇的这份眼光确实是看穿几千年。

“陛下,请定下基准尺子。”

……

李郁略一思索,直接令人取来工具在硬纸上画出了基准尺。

1尺,大约是33厘米。

基准尺,长度就定为1尺。若平均分33份,过于麻烦,也不易于推行。

古今结合,不死板不拘泥。

直接取整,分为30份。一份定为1厘,10厘为1分。

1厘当中,又等分10份,定为1毫。

尺、分、厘、毫,清晰完整的长度体系就出炉了,古人也比较好接受。

李郁把图纸一推:

“以此,制作3把基准钢尺存档,之后复刻400把硬木尺交付各工厂衙署。”

……

张承业又小声问道:

“陛下,若是超过1尺的长度呢。”

“以钢棒制作1丈长度的基准尺。但日常使用不方便,可竖立作为校准尺。平时当以坚韧不变形之牛皮,制作皮软尺,长度1丈至3丈。使用前务必校准,若有变形立即淘汰。”

“陛下英明。”

众人齐刷刷附和。

这真不是吹捧,而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有了基准尺,以后的工业生产就有目标了——标准化!

工业盘子越来越大,标准化才能捏合战斗力。

这是一次简短的会议,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

从此以后,

吴国的一切,都会先拿标准化这个流程套一下。

坊间戏称,

江南的豆腐脑放几把虾皮都固定好了,多一把,摊主都不给。因为这叫标准化,陛下说的。

……

甚至,

青楼从业者都叫嚣着:“打开门,让标准之风吹进来”。

经过行业内老专家多轮的对比研究,最终探讨出了一套标准流程:

姑娘们行礼时膝盖弯曲多少,迎接的问候语,衣裳几何,都可以有个标准。

尤其是,

最最关键的“将生物能转化为涓涓经济动能”的流程更要标准化。

参观过马钢的老专家们说,这和厂区内冶铁流程本质上没差别。

流程的共同点:

每个环节都需要起码2人的配合,需要充沛体,、需要重复的、不厌其烦的机械动作,讲究火候,讲究反复锤锻、讲究百炼钢到绕指柔。

比如衣着:

铁匠不能多穿,因为炉温太热。但是又不能赤膊,会被火星烫到。所以,一条皮围裙足矣!

姑娘们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不穿,也不能太多,也是一条裙足矣。

比如肌肉:

一个优秀的铁匠,月匈肌必定发达!闪耀着野性的健康美。

一个头牌,大抵也是如此。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相似点:

比如两种职业都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上班时间都不能太久,需要多吃有营养的,需要小心职业损伤。

……

专家们越研究,就越发现其中的关联甚多。

可以武断的讲:

冶铁=逛窑子,铁匠=姑娘。

他们甚至琢磨着,是否应该建议衙署派人把这些核心科技记录下来,编成册子,就好比参谋本部的《炮兵手册》。

防止被北边的清廷窃取机密。

即使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

任何行业,能够制定行业标准的人,才是大赢家!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