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忽然,悠悠的笛声又从东墙外飘来。

太平公主侧目倾听了数叠,温声道:“今夜,何人在宅子里吹笛?”

李隆基回道:“是大郎成器。”

“大郎和崇简性格最像。他也是个恭谨自守的人,不妄交结,不欲朝政,为人太安分守拙,不懂得变通。二郎、四郎、五郎,皆是如此。你们兄弟五位,姑姑唯独欣赏你!”

“姑姑抬爱三郎了!”

“记得小时候,你入宫拜见皇祖母,小小年纪的你,敢在御前怒喝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 ‘吾家朝堂,干汝何事!’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时候,姑姑就觉得你有鸿鹄之志、鲲鹏之怀,将来必成大器!”

叶法善天师闭目静静地听着他们交谈,默不出声。

遥想当年,武氏一族是多么风光啊!

所有的武氏子弟都看不起李氏子弟,却鲜有李氏子弟出来反抗的。李隆基初生牛犊不怕虎,赫赫权势震慑不了他。

太平公主不一样。

对她而言,李氏是她的娘家,武氏是她的婆家。

无论谁做皇帝,两边都能沾得无上荣光,都能让她安居檐下,清享荣华富贵。

如今,掌权的是韦氏一族。

太平公主瞬间被边缘化,什么都不是了,地位变得非常尴尬。

她选择了与皇嫂韦晚香对抗,不仅仅是心系大唐王朝的安危,更多的是关乎与切身相关的利益。

叶法善天师暗自感慨,太平公主早已不是数年前,那个身披细鳞战甲、调皮又单纯的姑娘了。

李隆基道:“那个时候,三郎年幼,根本不懂李氏与武氏的区别,只是懵懵懂懂地觉得,大唐王朝是李氏的朝堂,谁也不容侵犯。这么多年过去了,三郎依然心存这个信念,什么武氏、韦氏,任何异族都不可以染指李氏江山!”

太平公主听了,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先帝不明不白地死在韦氏手中,至今没有给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三郎,我们只有奋起回击,为他报仇雪恨,为江山扶危定乱!”

李隆基觉得,太平姑姑是一篇内容丰富又难以读懂的文章。

有时候,是辞藻堆砌、文辞隐晦的骈俪文;有时候,是讲究韵律,平仄起伏的韵文。

有时候,又是一首首短小精萃、明净清丽的绝句,叫人读之不尽,参之不竭。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不及时刈除韦氏一党,他们必定像荒草一样,离离遍野,大唐江山怎能平静!”

“姑姑和你一样,誓死维护我们李唐江山,绝不能叫外人篡夺去!”

李隆基转身寻找叶尊师,发现他正闭目安坐在不远处。

叶法善天师慢慢睁开了双眼。

“刚才,贫道暗中卜了一卦,得天火同人卦。此卦异卦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子百姓。上下和同,同舟共济,象征人际关系和谐,尤其与他人的合作会十分成功。殿下起事,必定是一呼百应的!”

“好!”太平公主非常激动,拍掌道,“这是取法于火,明烛天地;上情下达,意志和同,连上天都在帮助我们!”

王毛仲、李宜德、刘幽求、王守一等人纷纷表示,只要韦氏一党有异动,就会与太平公主和临淄郡王共赴生死。

第二天正午,李隆基与叶法善师徒在临淄郡王府中促膝论道。

子虚为他们弹琴助兴。

高力士进来禀报说,门口来了一位和尚,吵着要面见李隆基。

“你们施舍一些斋饭和银两与他便是,何必要面见本王?”

高力士低眉垂目,道:“那和尚不要任何施舍, 在门口一直嚷嚷什么 ‘当今天下,一佛出世,二佛涅盘,只有临淄郡王能救苦救难,济世安人……’”

“这是何意?”

“不知道何意,下人们听了很害怕,只能将其请进来,免得他在门口信口胡说,招来什么横祸。”高力士回道。

子虚抚琴的手蓦地停了下来,琴声戛然而止,府中陷入一阵可怕的死寂。

叶法善天师道:“殿下,这位和尚一定是有要事相告,不妨见上一见。”

李隆基扬手道:“那就将他请进来吧。”

过了片时,高力士引来一位面容干净,身材微胖的中年和尚。

天气炎热,他在门口站了半晌,早已挥汗如雨。

赭黄色僧袍的衣领处,洇开一大片深棕色的汗渍,脖子上挂了一串小叶紫檀佛珠,脚穿皂色麻布罗汉履。

见了李隆基也不行礼,只是怔怔地望着他背后的橡木臈缬屏风。

叶法善天师和澄怀、子虚情不自禁地回头看了一下。

六扇折叠米黄色绛帛屏风,简洁素雅,大片留白,屏风下端有一小片蓬莱山水,悠悠溟海上,无日无月,几朵澹澹白浪拍击着孤崖。

那和尚眯起眼睛,自言自语道:“正南看北斗,鼓角大鸣,地动山摇,天将崩、地将坼,天子即将踏浪而来矣!”

李隆基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位法师,仙乡何处?来本王府上有何贵干?”

和尚这才举起莲花掌,唱了一声佛号,恭恭敬敬地答道:“贫僧来自长安通义坊宝昌寺,法号普润。紫微正坐堂上,是它一路指引我,来到临淄郡王府上的。”

“当今天子,正坐于大位上,你在此胡言乱语,休怪本王将你赶出去!”李隆基怒道。

普润法师走到屏风前,又唱了一声佛号。

“这悠悠溟海,七朵浪花排列成斗形,正对应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七星。临淄郡王就是这颗明亮的紫微帝星,受命出为大唐未来天子的!”

李隆基心中矍然一惊。

自己是一位废帝的庶出皇子,从未想过,将来要称孤道寡,更不曾想过,自己是什么受命于天的紫微帝星。

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剑指神霄,成功铲除韦氏乱党,势位至尊的也应该是父亲相王。

看得出来,普润法师是一位法眼通天的高僧,已经知晓了天意。

叶法善天师叉手道:“普润法师,你可有什么消息带来?还望详细告知。”

“贫僧今日前来,的确有一要事相告,请殿下主持大局!”

“力士,为法师上座!”

高力士给他搬来了一张胡凳。

坐定后,普润法师道:“贫僧本不问俗事,只因与崔日用交好,受其所托而来。”

澄怀道:“法师说的,可是兵部侍郎崔日用?”

“正是他。”普润法师答道。

李隆基立刻多了一份警觉。

崔日用进士出身,初任新丰县尉、监察御史,长期不受重用。后来,依附了韦氏一党,与宗楚客结成莫逆之友,才得以升迁兵部侍郎。

“崔侍郎带来了什么消息?”

“韦太后图谋杀害少帝,夺取帝位,又深忌相王及太平公主。于是,她和韦温、宗楚客、安乐公主、叶静能法师等人定下计策,先除去相王和太平公主,再伺机杀害少帝。”

李隆基皱眉道:“崔侍郎是韦太后的心腹之一,为何要亲近我们,透露韦氏一党的秘密决策?”

“韦氏一党乱我庙堂,崔侍郎忧心李唐,怎能坐视不管?他对韦太后的计划十分惶恐,特地让贫僧前来报信,让你们先发制人,起兵发难,将这场内乱扼杀在萌芽中!”

原来,崔日用从宗楚客那里得知了韦氏一党的计划,心中惶惶,行坐不安,担心日后会祸及自己。

他悄悄跑到宝昌寺里,问普润法师,大唐真命天子何在。

普润法师推演了一番,却惊奇地发现,紫微帝星并没有入主大明宫中,而是在临淄郡王府里。

近年来,崔日用也在暗中观察韦氏一派和相王一派的实力。

他深深觉得,韦晚香依靠宗楚客、韦温等人,不可能成为则天大圣皇后那样名留千秋的女皇。

思虑多日后,决定向李隆基告发韦氏一党的阴谋。

“相王将皇位逊让兄长,不曾想,大唐江山会被韦氏所饕食。”李隆基道,“你回去告诉崔日用,相王才是真正的紫微帝星,如果他有心襄助相王重归帝位,日后,一定报以高官厚禄!”

“统御之权,归于至圣,命宫主星为紫微之人坐镇禁中,四海才能升平。不管你们父子谁为紫微帝星,崔侍郎说,他一定会倾力相助!”

“此事,有待日后商榷,回去后,请先代本王向他表示感谢。”

普润法师颔之,起身告辞。

李隆基走到叶法善天师面前,抱拳行了个叉手礼。

“尊师,韦氏一党孤注一掷,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篡唐自立的脚步,大唐江山危如累卵,本王该何去何从,请您指点!”

叶法善天师拉着他的手,慢慢走到窗前。

“昨晚,为师回去后,心中忐忑,特意告天许愿,得火天大有卦,上卦是离,下卦是乾,火在天上,明烛四方。两卦皆是上上卦,殿下大可放心!”

“火天大有卦,是金玉满堂之兆,日丽中天之象。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吗?”

“是的!我们起事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了!殿下众阳拱应,吉无不利,一定要顺应天命,抑恶扬善!您看,这一轮烈日,遥挂天上,普照着人间万物,正是得天命、得人心的象征!”

李隆基手搭凉棚,向天空望去。

烈日炎炎,皎皎似火,一道刺眼的白光袭来,让他骤然阖上了眼睛。

他感到眩晕,感到虚幻,仿佛人生归于真寂,归于本元。

听见尊师道:“普润法师的法眼,看到紫微帝星降落在临淄郡王府里,但他没看出来,相王殿下和您,都是受命于天的紫微帝星。岌岌可危的大唐王朝,等着你们去挽救!”

第一次知道身负的天命,李隆基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承天之柱,上要顶天,下要抵地,欲将摇摇晃晃的大唐王朝高高擎起。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昨日,我的方寸里还是七上八下的。现在,不会心生退意了!我要做一只卧在高山之巅的雄鹰,目光炯然,俯瞰大地,坐观其变,伺机而动!请尊师倾力襄助我!”

叶法善天师叉手道:“我们师徒五人,一定与您共赴生死!”

这时,王毛仲、李宜德、刘幽求、王守一等人,带着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从侧门进入府中。

葛福顺身穿便服,见到李隆基,挺身行了个叉手礼。

“殿下,韦太后打算后日宣相王、太平公主进宫吊唁,命我等埋伏在太极殿里,将诸位一举拿下。她图谋不轨、乱我社稷,末将代表万骑将士,向殿下请命,发兵诛杀韦氏一党,兄弟们皆愿决死从命!”

葛福顺与王毛仲高情厚谊,肝胆相照,不仅以兄弟相称,甚至想要与他结为儿女亲家。

他已决意,要与王毛仲一起,效忠人人敬仰的临淄郡王。

李隆基扶起葛福顺,打量着那黝黑英武的脸庞,两撇漂亮的八字胡,给人沉稳可靠的感觉。

“你们本是堂上燕雀,煦煦相乐,不为生计发愁。跟随本王密谋起事,稍有不慎,便会举家掉脑袋,你们不怕落个李多祚将军那样的下场吗?”

葛福顺门荫入仕,是游击将军葛德威之子。

他没有经历过景龙之变,但李多祚这位夷人将军的大名,一直如雷贯耳。

李多祚两度参加兵变,可惜最后一次跟错了人,兵败被杀,年仅五十四岁。

他的英勇之举,至今还是万骑兄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葛福顺与陈玄礼、李仙凫相觑一眼,坚定不移地说道:“将士当以赤心奉国为己任,国家危难之际,只谈正义,不谈生死!”

陈玄礼从怀中掏出一张大兴宫、大明宫的舆图,和李仙凫一起将其铺在几案上。

“殿下,兄弟们都是宿卫禁军,不能转战朔方,亦不能鏖兵西域,但我们也是心系大唐安危,身任天下之重的!愿忠心追随殿下,一起共谋大业!”

李仙凫亦道:“兄弟们日日被韦播、高嵩等人鞭打,心不甘情不愿!有殿下为我们出头,您指哪儿,我们就打哪儿!”

叶法善天师静静地看着这些英武将士,他们为人直率、言语粗鲁,却都有一颗滚烫的心。

“且慢!”李隆基走到案前,将手掌摁在舆图上,深垂着脑袋。

半晌才抬起头来,咬牙道:“此番举事,我们是为了挽救大唐社稷,事成后,福祉自当归于相王。万一事败,我们几个要以身殉国,不去连累他人!”

众人齐声称是,指天涕泣,发誓生死不负。

王守一道:“有相王殿下、太平公主,以及那么多万骑精锐禁军的加持,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不!”李隆基正色道,“相王若赞成我们的计划,也会参与到危险的行动中去;若不赞成,反而会坏了大事,我们便进退无路。所以,此事不能告诉他,连宋王、衡阳郡王他们也不能告知!”

叶法善天师道:“诸位,相王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允文不允武。如果你们要将他作为储君,就不能让他处于阽危之域。何况,依他温厚的性格,一定会阻止我们举事的!”

葛福顺粗声道:“相王殿下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天下谁人不知!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到我们肃清内乱,将大唐江山完完整整地交到他手上,我想,他是不会怪罪我们的!”

“好!”李隆基这才放下心来,对高力士道,“力士,你将郡王妃、太平公主、薛崇简等人一并请过来,共议大事!”

高力士领命而去。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