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回来的时候看到王文举,郑鹏跟他边走边聊。

“王教坊使,一会我们去哪里吃饭?”郑鹏随口问道。

早饭已经尽可能吃了,站了大半天,还真有点饿了。

王文举有些有惊讶地说:“郑将军以前很少参加朝会?”

“少”郑鹏老实地说:“像我这种散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以前为了完成皇上的差事,需要静心,申请不上朝,皇宫来得不少,但朝会很少参加。”

“原来这样”王文举向前一指:“郑将军,你看,那些人不是在摆桌子了吗?”

郑鹏扭头一看,果然,只见很多侍卫、宫女在搬着桌椅,摆放的位置很特别,就在各宫殿走廊里,人多好办事,没一会的功夫,就在走廊里摆了长长的一排。

不会吧,在这里吃?

看出郑鹏的疑惑,王文举解释道:“郑将军,这叫廊下食,每当朝会拖延,不能如时散朝,皇上要用膳,文武百官也不能饿着肚子,让百官散去再回来很麻烦,这里是皇宫禁地,所有人不能随时走动,于是就把酒席设在宫殿檐下的走廊里,方便简捷。”

原来这样,郑鹏拉着王文举说:“饿了,王教坊使,我们一起用餐吧。”

“慢着”王文举拉着想就近坐下的郑鹏,开口说道:“郑将军,你看看餐具是什么颜色。”

“深绯”郑鹏一边回应一边四处打量一下,很快恍然大悟地说:“餐具的颜色,对应官服的颜色,也就是说,只有四品或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坐这张桌子?”

“然也,朝贺的官员逾千人,要是没点规矩,那岂不是乱了套?”

郑鹏对王文举说:“受教了。”

古代讲求君权神授,用各种规章制度来束缚、神化阶级观念,没想到就是吃个饭,还分三六九等。

王文举笑呵呵地说:“郑将军,这边请,用餐虽说分品阶,可饭食相差无几,味道还不错呢。”

现在是开元盛世,大唐国力的巅峰,国库充盈,李隆基也是一个喜欢排场的人,再加上是元旦,饭菜很丰盛,鱼羹羊排鹿脯一样不缺,还有各色名菜、果品。

御膳房出品,必是佳品,那些菜不仅造形优美,看起来赏心悦目,尝起来更是味道一流,让人欲罢不能。

一张桌子坐八人,一个朝会就摆人了一百多桌,这仅仅是廊下食,散朝后,李隆基还会邀请皇亲戚、朝中重臣进宫一起大肆封赏,庆祝新年。

跟郑鹏同一桌的,大多是将军、侍郎一类,彼此都很客气,不过郑鹏最喜欢还是跟王文举一起聊天。

“王教坊使,这朝会举行了这么久,现在还没有完,是不是有什么大事?”郑鹏小声地打听道。

“大过年的,就算有事也要压一压,也就是报喜不报忧,谁也不想找不自在,哪能有什么大事,把陛下哄得高兴,只要陛下高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过节也过得舒心点。”

郑鹏有些不解地问道:“二个时辰还没能完?皇上让御膳房准备廊下食,还有事要朝议?”

现在还不放人,分明是要自己站,郑鹏打定主意,下次再碰上这种事,没二话,告病假,傣禄随便扣。

“完?一会才是正戏呢”王文举眨着眼地说:“这里都是自己人,关上门自娱自乐不算什么,红花需要绿叶衬,大唐庆贺新年,没点捧场客怎么显得隆重、热闹?”

看到郑鹏还不醒悟,王文举主动挑明道:“那些蕃邦臣国,不得进贡表示表示?”

对啊,差点忘记,大过年,那些向大唐称臣、接受大唐保护的蕃邦属国还没有出现,大唐君臣上下用心谱写一出盛世大唐的好戏,要是没有观众捧场,那多寂寞。

正在说话间,有大监督促大臣们赶紧回到各自队列,御史台的御史也在叮嘱文武大臣要注意仪表,免得大过年得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郑鹏有些郁闷,不过还是乖乖就位,在风雪中默默地站着。

幸好,没多久,又有很多人来到含元殿前的广场作陪。

新来的人不少,人数在三千人左右,郑鹏一看,就知他们是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大唐称臣纳的使团。

这些使团的规模有大有小,人数有多有少,不仅衣着打扮各异,所携带的东西也各有不同:有的抬着精美的木箱、有的捧着镶金的箱子,有的带着蒙着面纱的美女,除此之外,广场上还有装饰华丽的大象、骆驼、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等等,可以说千奇百怪。

不用说,这些都是进贡给大唐的礼物。

使团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是大唐的附属国,向大唐称臣,接受大唐的保护,要向大唐纳贡;一种没向大唐称臣,但接受大唐的保护,来到这里给大唐进贡,算是交纳“保护费”;最后一种是被大唐的繁华吸引,希望通过送礼的方式与大唐交流合作。

含元殿前的广场挤满了人,也不知来了多少使团,郑鹏知道,有唐一代,记录在案向大唐纳贡的国家或部落近四百个,到了唐代末期时大半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消亡的原因很多,有外敌入侵,如波斯帝国就是被大食所灭;有自己作死,如高昌国一直是大唐的附属国,贞观时高昌王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暴怒之下派遣侯君集、薛万均把高昌国从地图上抹去。

说是万国来朝有些夸张,有唐一代,影响力达到巅峰时,最多一年创记录有七十六个国家前来进贡,有的还是从万里之遥赶到长安进贡,在科技落后、消息闭塞的封建社会,极为难得。

当然,像那些小部落、没得到承认的小国不计算在内,要不然更多。

就在郑鹏思如电转时,站立群臣有人窃窃私语起来:

“你们看,那些使团来了。”

“今年的使团很多,听说驿馆住满,还要征用客栈。”

“告诉你们,礼部负责统计和安排的,他们说今年来朝贡的国家五十二个呢。”

“不错,去年才来了四十国,一年就多了这么多。”

“那是,西域一役,不仅大获全胜,还深入大食千里,不知多国家吓破胆呢。”

“诸位,你们看,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大食国的使团。”

......

郑鹏忍不住回头一看,只见排在最前面,正是大食打扮的使团,只见他们规规矩矩地站在风雪中,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样子。

记得李隆基即位时,大食国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史书记载“进马及宝钿带等方物。其使谒见,唯平立不拜,宪司欲纠之,中书令张说奏曰: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上特许之。”

当时大食国已消化完波斯帝国,在河中地区无人能敌,风光一时无两,对大唐也轻视起来,骄慢地对李隆基说只跪自己的君王,不跪大唐的皇帝,满朝文武百官一起声讨他,考虑到大唐的新皇即位,局面还不够稳定,张说找了一个台阶,这样把这件事掩了过去。

自此,大食使者越发骄纵,贡礼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直至张孝嵩率直入大食境内千里,连破百城,这才变得老实。

不仅大食国的使团老实,其它国家的使团,被集中在广场上,在风雪中着着等待,没人闹事、没人申诉,没人抱怨,全是乖宝宝的模样。

靠的就是大唐文治武功、超强的国力。

作为华夏的一份子,作为大唐的见证者,一股骄傲从郑鹏的内心升起,忍不住昂首挺胸,此刻,郑鹏脑里想起了大诗人王维的两句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