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六月初三,长安街上热浪滚滚。按照以往的惯例,圣上带领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前往仁智宫避暑,太子李建成继续留守长安监国。

趁着大家去仁智宫避暑的空档,太子李建成行动更自由。前几年,太子李建成趁着征讨河北起义军刘黑闼的机会,把招降的河北起义军中,选拔了两千壮士,编入东宫的护军──“长林兵”。又偷偷从自己心腹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都督、燕郡王李艺那,招募了三百突骑兵,也编入东宫长林兵中。

太子李建成所做的一切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实际上瞒不过圣上、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三人的眼睛。只是这三人心里都有个小九九,秘而不宣罢了。

唐帝国天下刚统一,由于唐帝国的天下基本上是二皇子秦王李世民打下来的,圣上已封无可封,就加封秦王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令其在洛阳开府,兼领朝廷三公中的太尉、司徒、尚书令,爵位仅次于唐高祖李渊、太子李建成。

秦王李世民权势如日中天,即使身为二皇子,圣上也时常感到皇权受到威胁,圣上于是就通过太子李建成来制衡秦王。太子李建成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又与四弟齐王李元吉相互抱团,并在宫内拉拢父皇的宠妃张婕妤、尹德妃,在朝廷里重金贿赂、结交宰相封德彝等朝臣。

这样,唐帝国初期,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权利结构体系:皇帝李渊的皇权势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太子党势力──秦王李世民的军功集团势力,相互制衡,暂时斗而不破。

太子李建成偷偷招募东宫两千多东林兵,圣上心里清楚,但是并没有制止,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纵容。齐王李元吉心里也清楚,其也野心勃勃,想趁机利用太子与秦王之争,站队太子一边,想趁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而秦王李世民的秦王府也只有八百卫士,太子东宫卫士再加上齐王府五百卫士的力量,已经对秦王府卫士的力量形成压倒性优势。

六月二十日,太子李建成私下安排工匠造的几千付铠甲已经造好。而他过去的东宫宿卫,如今已经是坐镇长安西北的庆州(今甘肃庆阳)都督杨文干,替他招募了五百个西北壮士,悄悄地抵达了东宫,来充实东宫宿卫。

双喜迎门,太子李建成大喜,特地派东宫的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给杨文干送了一批铠甲。

铠甲一直以来都是朝廷严控的战略物资,禁止私相授受,李建成送这批铠甲给杨文干,本以为圣上、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不在长安而在仁智宫避暑。然而,百密一疏,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却是他的好兄弟齐王李元吉安插在其身边的一个眼线,于是,一场诡异的政变猝不及防地悄然上演了。

六月二十日夜,在距离长安三百余里的仁智宫,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休息,这时齐王府典签裴宣俨悄然进屋,交给他一个小帛书,齐王接过一看,原来郎将尔朱焕发来的飞鸽传书,内容仅十五字:太子送杨文干铠甲,即刻启程往庆州。

齐王李元吉看着手中的密件,想着上次在齐王府,因太子极力阻止其刺杀秦王而导致功亏一篑一事,这些天都感到遗憾不已,恼怒于太子过于仁厚,不敢杀伐果决。

想着,齐王李元吉狡黠地一笑,心里默默地念到:“大郎(李建成小名),太子,你不敢下决心除掉秦王,四弟帮你下!”。于是一个一石二鸟的毒计在大脑里迅速的形成。

齐王李元吉马上在一张小帛书上回信:改道仁智宫,举报杨文干谋反。插入信鸽腿上绑着的信筒里,飞鸽传书回郎将尔朱焕手上。

齐王李元吉神不知鬼不觉地办完事后,其仍然睡意全无,自鸣得意,汹涌彭拜,嘴里哼起了《将军令》。

齐王自以为此事做的天衣无缝,他所不知道的是,他的心腹典签裴宣俨是秦王李世民插在齐王府的一个眼线,齐王府的一举一动都在秦王的掌控中。裴宣俨每次得到情报,都是在给齐王一份的同时,会悄悄地送给秦王一份备份。

此时,秦王也收到了情报,他把张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叫进密室里商量了许久,决定:将计就计、引而不发!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发生了。六月二十二日上午,仁智宫。唐高祖李渊正在仁智宫内玉华殿内议事。突然,一公公慌不迭地进殿禀报:“圣上,东宫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二人来宫门外跪地,自称前来告发!”

“啊!东宫的卫士不在长安城待着,怎么跑到仁智宫?告发谁?难道是太子?”皇帝及群臣均纷纷大愕!于是,皇帝急忙宣二人觐见。

不一会,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进殿,跪地奏道:“禀告圣上,末将前来告发:太子殿下派我等送一批铠甲给庆州都督杨文干,让杨文干举兵造反,与太子在长安城里应外合。”

此刻,玉华殿里如夏雷平地起,一阵惊响!

天子大怒!群臣都屏住呼吸不敢吭声,玉华殿上静悄悄的。

圣上强忍着愤怒,没有马上做决策,心里反复琢磨着:“天子在外,如果太子、杨文干真得在长安、庆州两地造反了!庆州地处东突厥边境要地,仁智宫恰好又在长安和庆州之间,再私通突厥的话,大唐帝国将大厦将倾。如果是有人诬告,现在诏命他们伏法,则会重蹈隋文帝与太子杨勇骨肉相残的人间悲剧。处理这种事还是宜冷处理不宜急,安排与两人相善的人分别召他们来仁智宫。如果他们听从诏命来,就证明他们未谋反;如果不听从诏命,就证明他们是谋反。”

圣上拿定主意后,事不宜迟,亲自写一手诏,命自己的心腹老臣、同时跟太子李建成关系不错的中书令裴寂,带手诏去长安召太子来仁智宫。诏命司农卿宇文颖去庆州召杨文干来仁智宫。

退朝后,宇文颖正准备上马赶往庆州,这时齐王李元吉也来到马厩处,因宇文颖是齐王府护军宇文宝的伯父,私下里齐王与宇文颖关系走得很近,暗属齐王派系。

宇文颖见到齐王,马上上前行叉手礼,说道:“齐王殿下,这次去庆州,您有何要事需要嘱咐的?”

“宇文司农,这次去庆州见到杨文干要据实相告他,让他乘机而动!”齐王李元吉小声相告。

“明白了。”宇文颖应道。

“保重!”齐王李元吉嘱咐道。

宇文颖行完礼上马向庆州而去。齐王李元吉望着宇文颖背影阴险一笑。

时间到了六月二十四日,唐高祖及群臣都焦急地等到长安与庆州方面的消息时,传来消息:杨文干据庆州谋反了!

情况是这样的,六月二十三日,庆州。宇文颖赶到庆州,按照齐王李元吉的嘱咐,向杨文干如实通告东宫的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在送铠甲的途中,跑到仁智宫向圣上告发太子与杨文干谋反,乘着圣上不在长安,请杨文干在庆州起兵,与太子在长安里应外合起事,事成之后,太子登基,杨文干就是首功之臣。

杨文干思虑着,大唐律规定私造铠甲是死罪,造反也是死罪,横竖是死。只有横下一心据庆州起事。

长安,六月二十二日晚,太子就接到齐王李元吉的密报,知道东宫的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跑到仁智宫告发之事。知道圣上的手诏明日就要到达,大惊失色,立即召集王珪、魏征、韦挺等东宫属官们商量。

太子举棋不定,颤巍巍地问道:“诸位有何方法解决此事?”

王珪、韦挺均建议道:“太子殿下。事已至此,据长安政变吧。”

而魏征坚决反对道:“事情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建议太子殿下素衣轻装前往仁智宫向圣上谢罪。仅凭私造铠甲,凭着平素圣上对太子殿下的信任,圣上会原谅的,不至于死罪。如果谋反,那是滔天大罪,根本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太子李建成听着王珪、韦挺的建议,一直犹豫不决。听罢魏征的建议,才下定决心,准备等圣上的手诏到后,就素衣轻装前往仁智宫向圣上谢罪。

第二日,裴寂来长安东宫向太子递上圣上的手诏后,毫不停留,太子马上带着王珪、韦挺、魏征,穿着庶民服饰,轻装简行地前往仁智宫谢罪。

太子李建成一路北上,到了距离仁智宫还有六十里的鸿宾堡,因担心其拥众来仁智宫,会引起父皇的猜忌,于是将王珪、韦挺、魏征等随从留下,只带十余骑去见父皇李渊。

在太子李建成准备启程的当晚,秦王李世民也收到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的密报,知晓了太子李建成来仁智宫谢罪之事。

杜淹一直跟王珪、韦挺交情深厚,也一直想通过他们两人投靠太子李建成。但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谋士之一的杜如晦是杜淹的侄子,但叔侄两人关系很僵。

另一位心腹谋士房玄龄对秦王说:“杜淹为人狡黠善变,如果去当了太子东宫的属官,会给秦王造成威胁,不如召为秦王府属官,为我所用。”于是就举荐杜淹为天策府兵曹参军。

因此杜淹能从东宫好友王珪、韦挺那里知道东宫不少内幕,他就成了东宫和秦王的双面间谍。这次太子来仁智宫谢罪之事,就是在太子准备启程前,王珪、韦挺这两位好友通过亲信仆人快马来报信的。

听闻公公禀报,太子已到仁智宫的宫门外跪着谢罪。圣上勃然大怒,诏命其觐见。

太子李建成已进殿,就扑通跪下,匍匐到父皇面前,一边哭着一边谢罪,哭诉道:“儿臣罪该万死!不应该瞒着圣上私造铠甲,但是杨文干谋反之事,儿臣实在是事先根本不清楚,也没有参与。”

说罢,太子李建成用尽全力把头重重地砸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咚”的巨响。李建成一边哭着,一边用力磕头,额头的鲜血染红了地板,一直磕晕过去。

看着太子李建成磕晕在地,圣上虽然恼怒他私造铠甲,这也是犯了大唐律死罪。但是,可以从太子一奉诏就立即赶来仁智宫谢罪的行为来看,太子李建成确实是没有参与谋反,一定是被人诬告的。

想到这,圣上的怒气消了一些。又看着太子磕晕在地,又动了舐犊之情、恻隐之心。于是让殿中监陈福与另一位公公将太子从地上扶起来,搀扶到偏殿,看到他一整日鞍马劳顿未进食饮水,给他喂了一些热水和麦饭,李建成这才醒来。当天晚上,圣上安排殿中监陈福严密地看守太子李建成。

这一夜,仁智宫内有不少人都彻夜难眠。

圣上今日看到太子李建成一边谢罪,一边否认他和杨文干打算造反的指控,看来太子实在是被人诬告。圣上的气就消了许多。眼下最急着去处理杨文干谋反一事。如果不及时处理,杨文干据有庆州,再勾结东突厥,又距离仁智宫仅三百余里,这会成为大麻烦。

在内外交困之下,圣上下意识地想到了唐帝国的救火大队长的秦王李世民。

于是,圣上紧急召见秦王李世民想对策。秦王建议圣上:“杨文干这小子,竟敢做这样狂悖叛逆之事,估计他想谋反,但是庆州府的僚属们不会跟着他谋反。事不宜迟,可派一员大将就可平叛而定。”

圣上听罢,对秦王李世民说:“这事情还是需要你来办。等二郎得胜归来,就立你为太子。”

说着,圣上叹了口气,“我不能像隋文帝那样,狠心可以杀掉自己的儿子,到时候就封大郎为蜀王。蜀兵脆弱,不足为患,等我百年之后,你继承大统,若是大郎能安心事奉你,二郎便记得要保全他;若是不行,那二郎你取他也容易。”

事不宜迟,秦王李世民即刻启程,率领轻骑急进。果不出所料,杨文干占据了庆州之后,就继续南下到宁州,想要与长安的太子李建成汇合。

同时,秦王李世民也已抵达了宁州城外。杨文干所部听闻秦王李世民来了,还没交战,就四处溃逃,杨文干自己也被部下所杀,宇文颖被逮捕。李世民兵不血刃就平定了杨文干的反叛,得胜回朝。

秦王李世民出发后,圣上深感仁智宫不太安全,也跟着带着太子李建成一起启程往长安。当走到鸿宾堡时,遇到东宫的随从,于是命令自己的御林军──千牛卫上前缴了他们的械,一起带回长安。

当晚,负责值守玄武门的常何回到府上,与袁天纲在厅堂密谈。常将军将圣上带着太子已回长安,及这几日发生的事告知袁天纲,询问道:“袁乾道,这次杨文干谋反,太子之位是否危矣?秦王是否借机上位?”

“太子之位还是稳如初。”袁天纲的回答让常何出乎意料之外。

看着常何疑惑地目光,袁天纲继续说道:“这次事件,太子危而不危,秦王胜而不胜,只有齐王受益。”

“此话怎讲?”常何急切问。

“这次杨文干谋反事件非常诡异!表面看太子私造铠甲,事情败露而导致杨文干谋反。深层次的问题是太子与秦王两虎相争的结果。虽然秦王去平叛,但圣上会认为太子是被人陷害的,而主谋会被怀疑是秦王。”袁天纲继续抽丝剥茧地分析道。

“所以说,秦王就是顺利地平定叛乱,也会做实了陷害太子之名。俗话说得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如果秦王乘着杨文干事件扳倒太子,那么秦王的势力就会如日中天。”

袁天纲继续分析道:“所以说,太子危而不危,继续当他的太子。秦王胜而不胜,以后圣上对他的猜忌之心更深了。这两虎相争,而齐王隐藏的最深,毫发未损,只有他一人受益。”

“对!对!分析得有道理,你真是我的智囊呀!”常何听完分析,兴奋得点点头。他接着袁天纲的话茬:“如果结局是这样,圣上带太子回长安,我应该保持静默不轻易表态支持哪一方,继续骑墙以观形势发展。”

第二日,秦王李世民也带着杨文干的首级,献俘宇文颖,回到长安。圣上愤怒地责备宇文颖:“杨文干谋反,朕派你去庆州召他,你却与杨文干一起谋反!按大唐律,斩首示众。”

在诏命准备将宇文颖推出殿外,路过齐王李元吉那列时,宇文颖斜眼瞅了瞅齐王李元吉,希望齐王能替他说句好话免一死,但是实际上的幕后指使人齐王却双眼瞅着上面,就当没有任何事一样。

知道了齐王李元吉事不关己的态度,宇文颖彻底心寒,痛骂自己愚蠢被人利用了。但事已至此,好在自己侄儿宇文宝在齐王府当护军,生命无虞,也就横下心不敢检举揭发齐王,被推到西市执行斩首。

在秦王李世民讨伐杨文干后,齐王李元吉发动朝臣封德彝等群臣,及后宫张婕妤、尹德妃们在圣上面前替太子李建成求情。于是圣上怒气已消,心软下来,不想再降罪于太子李建成。

于是,在处理完宇文颖后,圣上拿东宫率韦挺,太子中允王珪,及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当太子的替罪羊,圣上叱责他们渎职,导致皇子兄弟不睦,因此将东宫与秦王府各打五十大板,将他们一起发配流放到了隽州。

杨文干谋反案的处理结果,都在齐王李元吉的预料之中,他的一石二鸟之计已经实现了,从今以后,太子会放下宽厚仁慈之心,要想与秦王生死斗,就必须依靠齐王。到那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目前太子与秦王两败俱伤,那笑到最后的是齐王。

想到这,齐王李元吉不由地一阵窃喜的同时,心里有一丝疑惑,他自认为自己的一石二鸟之计天衣无缝,在实施过程中,总觉得哪里出现了纰漏?他隐隐约约地预感到,秦王在处理杨文干谋反事件过程中表现的出奇地冷静,做事行云流水、干净利索。

“莫不是秦王早已知道我的绝密计划?所以他故意顺水推舟、引我入坑?他又怎么知道我的计划?”齐王有不少疑惑涌上心头,“莫不是我身边有秦王的内线?”

想到这,齐王感到自己的背后,总是有一双秦王的眼睛狠盯着自己,一阵恐惧般寒意沁入骨髓中。

在王珪、韦挺、杜淹离别长安时,这三人给前来送行的袁天纲说:“袁乾道上次看相说的话,现在都应验了,不知道日后会怎么样?”

袁天纲安慰道:“两年后,您三位会一同召回长安重用。你们就安心上路吧。”

就这样,武德七年发生的杨文干谋反大案就这样高举轻放、草草地结案了。

秦王李世民回到长安后,发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照样坐着。父皇也闭口不提那晚,亲口承诺平定杨文干后,立他为皇太子之事。

相反的是,父皇在利用完这位大唐帝国第一救火大队长一把后,对他的态度就冷淡了。

秦王李世民心里明白,什么叫功高震主!都怪自己那么快平叛,却不懂得养寇自重!秦王李世民平定了杨文干叛乱,不但没有受到赏赐,还背上了密谋陷害太子的罪名,一时间百口莫辩。

现在替父皇处理完大麻烦后,父皇又开始玩弄帝王术──太子党──秦王军功集团的平衡术了。

杨文干谋反事件虽然平息了,但是还有一些后续花絮在发生:

齐王李元吉在此事后,做了两件事:

一是杀人灭口。

因杨文干谋反事件,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举报有功,圣上免除两人的刑罚,但是又恼怒他们出卖太子主子,诏命将他们调离东宫,分别调到边疆地区并州、朔州军中任职,明为调动,实则是远离长安严加看管。此二人一到职就任,就被齐王安排人前去予以灭口。

二是开始整肃齐王府内部。

齐王担忧其内部泄密,就把齐王府属官秘密地筛一遍,就把怀疑的目标放在了典签裴宣俨身上,毕竟接送飞鸽传书的仅有裴宣俨一人而已,但又一时找不到证据,只能对其敲山震虎,使其心智迷乱,漏出马脚。

果然,裴宣俨回长安后,在齐王府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作出一步昏棋:有一日偷偷去秦王府,跪在秦王面前,请求秦王救他脱离苦海。

秦王念其多年来在齐王府隐蔽战线上的出色表现,于是就私下找封德彝,将裴宣俨调入秦王府做记室参军,品级为从六品上,相比较其原齐王府典签的品级从八品下,连胜四级。

结果裴宣俨在欢喜上任前,齐王李元吉就从封德彝这个官场老油条那,了解到裴宣俨是通过秦王私下引荐升迁的内幕,于是假意以欢送之名,李元吉赠送给裴宣俨一盒上等黄精。裴宣俨夫妇有进食黄精饭的习惯,当晚他们吃下黄精饭后中毒死亡。

这样,李元吉既拔掉了秦王安插在齐王府的眼线,又能杀鸡骇猴,惊得齐王府属官们都惊若寒蝉,以后再也没人胆敢背叛齐王。

事后,秦王李世民从齐王府传来裴宣俨突然暴毙的消息,深感遗憾与心疼,只怪自己过于心急帮助裴宣俨解困,反而弄巧成拙,白白地损失了齐王府的一个眼线。

秦王暗暗内心默念:“齐王府里的眼线没了,圣上皇城、太子东宫的眼线,要做一个闲棋冷子一样放在那,只有在最关键时刻才能拿出来使用。”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民领主:我能召唤历史人物南明:重生朱由崧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漠唐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小子,快给爷科考去舰载特重兵趣味世界简史都市邪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双枪皇帝大唐:兵圣驸马爷回到古代打江山三国昭烈皇帝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谍影森森离婚后,陆总只对她服软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玩转明末萌妻私房菜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唐晟春秋帝宠二嫁王妃皇上你不行:七日宠妃乱世皇孙之言旬传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全民穿越:原始时代重生之鬼眼妖后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汉末求活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锦衣状元晋坞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秦:午门斩首,长公主求留个种炮灰NPC的职业修养大唐一根棍爸,这好像是北宋穿越大唐,我丈母娘是长孙皇后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骑士书屋搜藏榜: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明日传奇寒门小郎君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重生世子平天下纵天神帝重生之大科学家八零之悍媳的甜蜜时光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千面邪妃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揽金榜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愚园梦魇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明末:乱世崛起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大唐极品帝婿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三国S2逆天重来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绝世小书儒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鬼明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千羽谱:夜医三国:和貂蝉喝酒回到大汉打天下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穿越三国之与妻行兴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逆境富豪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镇西王:天下霸业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始更穿越成了李自成亲弟弟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南明义军大魏之曹氏虎狼九州恃风雷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明朝最真实科举再造河山,从被女侠绑架开始三叉星玉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我爹是奸臣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霸业天子